浅谈校园文化与师德建设之间的关系     
    
中华博客联盟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浅谈校园文化与师德建设之间的关系       

                       成功学校  车恒锭

良好的师德状况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师德中的文化内涵使师德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师德对于学生品性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超出了一切形式的说教。一次,强化师德建设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进行师德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员工群体的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一次,构建提升学校精神文化,营造优化是的环境,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

学校的人员结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师德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灵魂,是向社会散播优秀文化的播种机。教师的行为、道德是否与社会公德相符甚或高于社会公德的要求,教师的教学与服务是否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是否具有先进性,由此形成的个人魅力是否能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等等。这些往往是影响一代代学生的行为及其价值取向的最根本因素。每个教师高尚的师德的集合,就是一缕强烈的积极地“师魂”,她对学生,对每一个校园人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当然,教师的师德建设不能依赖个人的自觉自愿,它需要有适当的外界压力和合理的激励机制的推动,即管理。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师德建设呢?

(一)重视传统,注意扬舍,赋予学校精神新内涵

成功的学校会格外重视他们的过去。过去虽然看上去离我们很远,可实际上

就在我们身边,它对我们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我们自己的想象。通过组织教师了解学校的一些列情况,包括学校的历史、创建者和其创办目的、学校的核心价值、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及问题的解决情况、历届校长、教师及学生的表现情况等,正确把握学校的过去和传统,促使教师结合自己的思考,既尊重历史、又与时俱进,重新定位学校的精神内涵,包括学校的校训、校歌、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共同愿景、共同价值观、职务价值观,以及学生观等。

    (二)抓读书学习,丰富教师文化底蕴

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师生、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为此,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更新教师的观念,把学校教育的认识统一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那为本、教师发展共进的双赢高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积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让教师从人的心理、情感、需要、兴趣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倾听学生的想法,重视家长的建议,每一位教师都应首先承认差异,像疼爱自己的子女那样关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

在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大力倡导读书,为教师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制定读书计划、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等有效手段,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变为自觉行为,使教师不断追求新知、充实自我,提高文化品位,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格素养。

(三)师德培训,提高教师师德认识

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对教师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力。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与发展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随着形势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用新的教师教育理论和终身教育思想,开展校本培训更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

(四)师德建设活动,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生对教师尊重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师德是教师之魂,师风是立业之本,师德建设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重要工程,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抓出实效,才能把教师队伍打造成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师德高尚的德艺双馨的教师群体。围绕学校的精神内涵,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师德发展渠道,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

二、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进行师德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文化,它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环境绿化等。硬件是校园文化最直观的外在形式,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工程”。

师德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建设也需要各种物质环境和条件的保障,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表达师德建设的理念和要求,展示师德建设的成果。如何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进行师德建设呢?

(一)规划证和学校各种形象标志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歌,以及学校标准色、学校名称;规范校内建筑命名,逐步完善具有学校热点的形象标志体系,体现师德建设所要求的严谨务实的风貌。

(二)建设与师德建设工程相一致的人文校园环境,体现师德建设的人文关怀

要以创建和完善文明校园为载体,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建设环境优雅、整洁美观、宁静和谐的文明校园

   (三)重视各种宣传教育载体的建设,加强师德宣传

有效利用学校校报、小看、工作简报、教学简报、校园网络、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校内媒介,将师德建设网站、校报的“教师园地”发展成师德建设交流沟通、展示成果的新平台。

(四)营造弘扬高尚师德的校园氛围,培养树立师德先进典型,表彰师德先进事迹

 每年年终评选表彰师德先进个人,引导学生进行每学年推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活动,通过经验交流和评选表彰师德先进活动,宣传师德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三、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进行师德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只有建立起完善、系列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教师行为,形成规范的师德师风,体现出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要努力探索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综合考虑制度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保障功能,形成完善的师德考核严惩机制,每个规章制度的出台均应让教职工讨论、通过,以取得共识,上下达成一致,是教师人人都能自觉地用字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师德素养。从而达到全体教职工共建校园、、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目的。

师德建设重在规范,制度规范的建设既要传承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如何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进行师德建设呢?

   (一)建立严格的师德学习培训制度,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

   在进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队伍培训制度,对班主任、年级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学习培训制度主要包括党员干部培训制度、教师的岗位培训值得等。内容包括教育思想理念、师德规范及相关制度。

(二)根据师德建设的要求,修订和完善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及奖惩办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师德建设考核评比办

法,在师德建设考核评比体系的构成及内容上要有创新,从政策激励和制度约束入手规范教职工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活动

(三)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监督机制,保障师德建设最终目标的实现

监督体系和机制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原有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将各层次、不同职能的管理监督融为一体,做到师德建设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一致。

(四)抓师德评比,激励教师争先创优

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在对人性的科学理解基础上,艺人的发展为核心,看准

人的优势和利用这些优势,发现每一个职工的独特价值,发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和不同点,然后激励之、弘扬之。建立良好的师德评价机制,坚持开展好似的屏蔽是僵尸的建设引向深入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必要措施。一是开展“师德师风四评”活动;二是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奖惩考核,根据指定的师德师风考核条件逐一检查、打分、评出等级;三十每两年评一次“十佳师德标兵”;四是每年评选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在校园橱窗里宣传。通过以上师德评比活动,让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让每个人获得有尊严、有价值,从而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健康发展。

    四、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进行师德建设

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效果是通过每个校园人的个体行为得以显现的。校园文化是否具备高尚的内涵,只能从每个校园人在各种场合的行为是否高尚来辨别。使每个校园人具有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和强烈的爱国情趣、高尚文明、规范包容的言行习惯,是优秀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一所学校有各种不同岗位结构的人员组成,显而易见,其行为文化应有各自的特点。如学校领导的行为文化,主要应体现其民主宽容的领导作风和高瞻远瞩的领导能力;教师的行为文化主要应体现在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上;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文化主要应体现在对学生的细致服务、服务育人上;而学校中受人尊重的模范人物的行为文化则使学校的价值观念“人格化“,他们的行为成为师生争相效仿、学习的榜样。一所学校由这些不同结构的校园人行为文化,演变成校园文化的显性因素,体现出学校整体的风貌和学校的文明程度。

可见,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校园文化建设。而校园文化建设是由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共同组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系统工程,而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这项工程的建设中,师魂的塑造是校园文化创立的灵魂,合理有效的管理是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去除管理,以实现人在公正道德、法制规范、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充分自由。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网站地图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