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体现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体现

马鞍山市金瑞初中  黄永生

  要:“核心素养”这个词语最近频频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出现在人们谈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口中,已然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也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课程实施的调控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力。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课堂教学领导力和课程实施途径是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具体体现。

主题词:核心素养 ; 课程领导力

“核心素养”这个词语最近频频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出现在人们谈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口中,已然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词。2016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其中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出这样界定: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各学段、各学科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的共同素养目标,既是课程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也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课程实施的调控能力。那么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如何去体现?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要体现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上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反映了学校文化的个性,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课程不等于教材,是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四方面相互作用的完整文化”。课程设定的核心价值是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发展。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应以“核心素养”为背景、为底色。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而校长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根据办学理念和课程实际要求,整合教师资源、教材资源、学生资源、环境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周边环境资源等),目标是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在不同课程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教师在课程资源享用中体验职业成长的快乐。只有着眼于课程领域的改革,才能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创新学校课程,整合课程资源,赋予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内涵、新价值,这也正是“核心素养”视角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目标所在。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要体现在课堂教学领导力上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也是校长的主要工作。一所学校有质量、有延展、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是核心竞争力。课堂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形成应该要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科课堂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培养具有优秀学习品格的学生,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而一位有能力的校长,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首先是一位优秀的课堂教学专家,校长的领导力首先要求校长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的领导力。校长对课堂的领导不是自上而下的单行线,而是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尊重师生间的学习、交流与共同成长。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管理权的下放,使课程管理的责任无疑地落到校长的肩上,在学校诸多工作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然成为当前校长课堂领导力的重中之重,只有重视制定和执行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才会提升课程的实际调控能力。如金瑞中学近年来推行的“目标引领、学案引导、小组合作、展示评价、课堂反馈”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符合金瑞中学学情的,是以“素养为重”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找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与载体,实现了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成就了校长的课堂领导力。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要体现在课程实施途径上。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实施途径与每个学科的教学首先考虑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要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简单总和,它是作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的形象内涵或精神支柱。作为校长,在课程统整和实施途径上,应让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成为学校每一个成员可接受的行为准则,能够聆听教师对于课程建设统整与实施途径等方面的不同声音,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方向;应能构建学校各类课程的结构,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价值观,善于并及时总结一切有用可效的方法,促使课程建设与实施途径能够有力支撑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应注重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善于发现教学团队中的领军人物,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教师职业成长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加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确保课程建设有质量,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实施途径落在课程、落在课堂。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