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提升核心素养不要忘了留守儿童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提升核心素养不要忘了留守儿童

含山县褒山初级中学葛婧

  :据调查处于中学阶段的留守儿童由于所占比例大,由此带来的问题尤为值得关注。本文立足实地考察,自制问卷以我校的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几个主要变量与其生活学习的关系,以期能够科学认识这一群体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为社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心理上  自我管理  非智力因素

 

作为农村一线教师,留守学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群体。我们学校的学生有78%是留守学生,大部分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甚至还有少部分是跟着亲戚或者父母雇的人生活。爷爷奶奶等人只关心或负责孩子的生活需求,对于学习等其他事情基本上不管不问,长期无管束的生活,导致留守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很多不良习惯,这部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中任务紧、难度大。

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如果没有合理安排利用时间的习惯,再聪明的脑子也很难有突出的成绩,况且初一阶段如果学习习惯养成不到位,那么到了初二、初三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学习,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就如何指导留守学生养成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申请了市级课题《留守学生初一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途径研究》,基于本课题将进一步研究留守儿童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褒山初中现有11个班,学生321人,留守儿童202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有145人,一方外出打工的有39人,单亲或孤儿的有28人,随祖父母生活的309 ,随亲友生活的8,独自生活的有14人。随着各级政府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各项政策的实施,外出务工人数逐年上升,留守儿童的量还将进一步扩大。

一、            从心理上给以帮助,在提升核心素养内驱力上下功夫

随着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外出民工为减少开支一年到头都很少回家,我们走访当中还发现有的家长甚至几年都不回家一次,一些年级较小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印象非常模糊。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引导和关心,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变化。亲情的缺失甚至使一部分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使“代沟”加深。留守儿童有烦恼没有正常交流宣泄途径,比较容易走极端,造成心理抑郁,性格孤僻,对以后的人际交往、协作求助、学业发展等产生不良影响;由此造成留守儿童自控能力差。家长外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留守子女往往缺乏的并不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抚慰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足珍贵。我校充分认识留守儿童的问题严重性,采用各种手段给以帮助,特别是借助于本次的“两学一做”活动,建立党员与困难留守儿童的结对活动,邀请专家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知法、守法; 建立微信平台,家校互助机制,将在外地工作的父母拉进微信群,每天发布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以及表现,要求家长经常打电话督促或者每晚与爷爷奶奶沟通,全方位监督并保证学生在家学习时间,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避免因沟通不畅而致使学生逃避学习任务情况的发生。我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供生活上更多的便利,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和 心理咨询室,对儿童的心理压力和障碍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设置“亲情电话”,建立互通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每月与外出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要求外出家长在百忙中,每月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鼓励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家长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

二、            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上奠定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础

由于疏于监管,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祖辈也管不了在),他们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注重学生行为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建立健全了《褒山中学留守儿童学生管理制度》、《褒山中学留守儿童学生安全行为规范》、《褒山中学一日常规要求》、《褒山中学留守儿童行为准则》等行为规范,充分利用班会活动强化学生行为意识,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我校还建立学生信息双向交流制度,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融合,合力规范学生行为。利用充分利用农忙、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组织老师进行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家校共同教育学生;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针对留守子女这一特殊性,我校建立了关爱扶助制度,老师和留守学生中确立一对一帮扶对象,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了自己的日常行为,他们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不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逐渐变成一个独立的人。

三、            从非智力因素培养撬动核心素养的提升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占孩子教育的80%,可许多家长觉得培养又是属学校的事,即便有些父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苦于生活所迫只能将孩子养到入学年龄,能送孩子到学校读书就算完成了使命,忽略了父母自始至终还得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责任。我校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是让孩子成才,自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做了许多有益的活动来带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习惯、品质、人生”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提高学生情感智商和审美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为民族兴旺和国家富强而拼搏的精神。借助于我校“市禁毒示范学校”的契机每学年组织开展好以法制、禁毒、环境意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责任感。每学期组织开展以“诚实守信、举止文明”为主题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做高尚人、做健康人、乐学者。组织开展“阳光体育” 活动,根据班情、学情,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如足球、乒乓球、书法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定期举办校园运动会。每次活动的开展都为留守儿童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觉得学校重视、同学关心,让他们快乐着、成长着。
  但由于考试制度不完善。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大量劳动力要进入城市,民工将子女带在身边存在好多困难。比如中考、高考报名制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城市学校入学的费用太高;各地选用不同教材导致转学衔接的困难;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太多关注学习成绩,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因此,留守儿童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有心人士关注与参与。 

MJG15086 《农村留守学生初一阶段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途径研究》2015.11.20论文)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