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没积淀、思辨,怎能有素养?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没积淀、思辨,怎能有素养?

                            马鞍山市实验中学   唐华

内容摘要

学生在校到底学什么?开阔视野,丰富积淀。如何厚积?要浏览流行、网络书籍,更要阅读经典。读经典要提倡慢阅读、深阅读。积淀离不开思辨,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精神。当古往今来的文化精华沉淀下来,蕴藏于内心、储存于大脑后,最终就可以升华为做人的力量。这正契合“核心素养”之“核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

积淀   慢阅读   深阅读   思辨    情操气质    核心素养

北大经济学教授厉以宁,每次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时都会问一个问题:你到北大来是要学什么?很多人说,我是来学知识的,他说不对;也有人说是来学方法的,他也说不对。没有学生能答对,他就说:你是来开阔视野的。

教育首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在认识中学会判断,这才是首要的目标,然后才是教授知识和方法。

对于初中生,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怎么开拓初中生的视野?广泛地阅读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读什么?如今的网络阅读、教辅资料很难让人有所积淀。读名著确实能涵养人的性情。然而,目前教育教学环境里,“应试”越演越烈,学生的闲暇时间被挤得没有一点空隙了,要想让学生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读完几百万字的名著,谈何容易!学生沉重的书包里装的是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和教科书(其中不乏玄幻、惊悚小说等),读的名著非常可怜!我力所能及的,要求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精读完《朝花夕拾》《西游记》。我觉得,教科书里的一些课文可以不教,但不能不教经典课文啊,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有的人宁可不教这些课文,也要给学生多做几套阅读试题,这种做法舍本逐末。钱文忠先生谈到阅读古代典籍时,说:“国学就像盐一样,一杯水,盐撒进去,看不见,但有滋有味有益处,那才是最好的境界。”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可以养心、养气质、养学问。所以教师读书应该海纳江河,职之所属。

积淀需要“慢镜头”,追求“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不能慢一点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慢随天外云卷云舒”,阿尔卑斯山的入口处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环视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以牺牲孩子当下的健康、快乐乃至幸福为代价而换取教育“GDP”的发展方式已然成为难以化解的“魔咒”,这与我们经济活动中以牺牲环境和人的自由为代价而换来经济GDP而又有何异呢?所以,我们呼唤课堂教学的“绿色GDP”,呼唤课堂教学的“青山绿水”!

积淀还需要思辨,没有思辨的阅读和欣赏是无法升华为素养的。可网络最泛滥的就是轻言妄语,最缺的就是深入阅读、经过思考后的发声。课堂质量决定着师生的生命质量,使课堂变得有活力,充满生命气息,让师生享受教学、享受快乐。

镜头一:教室里正在上《智取生辰纲》。课近尾声。当我说到梁山好汉的“劫富济贫”时,一男生突然冒出了一句“晁盖他们智取生辰纲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济贫”,石破天惊!其他学生面面相觑,我瞠目结舌,继而微笑着对他说:“老师孤陋寡闻,你大胆说说你的看法?”他站了起来:“吴用说了,取此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乐……”我,惊喜不已;教室里,掌声雷动。

这样和谐的课堂是充满诗意的:教师的坦诚,男生的自由质疑之精神,学生的赞赏和宽容。

镜头二:《范进中举》的课堂上。课刚启幕。自学环节里,第三个板块让学生谈读后的原始感想,其中一位学生用了一副对联,一位学生创作一首诗.我却只用了一个空洞的赞词“好”一带而过了。

评课时,专家一语点醒梦中人———你抓住了那副对联、那首小诗,其实就抓住了充分感知课文的钥匙,你其后提出的一连串问题,迎刃而解,且省时省力,且尺水兴波,杂花生树!说白了,还是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禁锢了我的教学思维,把“主旨”(既定的目标)当“圣旨”,忽视了生成之美,旁逸斜出之美,灵动之美,诗性之美!“变是唯一的不变”。回想气氛热烈、其乐融融的课堂:学生原汁原味的感想用诗意化的语言表述出来,想象一下,他们是多么得意,回忆一下,参与者(学生)的目光是多么惊喜。

作家池莉在《教育究竟是什么》一文中说:“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中国威胁论的时候,冷冷地说了一句话,她说:‘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我们愤怒,但是不得不承认,她的确点中了我们教育的要害。我们的教育正在乐此不疲地消灭着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提问能力;消灭着想象力和创造性;甚至消灭着孩子的童趣与顽皮。”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文化素养,来自丰富的阅读积淀、欣赏积淀,当古往今来的文化精华沉淀下来,蕴藏于内心、储存于大脑后,最终就可以升华为做人的力量。

我没到东庐之前,觉得它好神秘;听了东庐某老师所授的《孟子》(选文)之后,“讲学稿”呈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应试”的痕迹。如果这样的语文课堂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那课堂教学会是怎样?特别是《孟子》,如果课堂教学缺少了荡气回肠的朗读,少了静静的默读,少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只是让学生在工具层面上进行反复训练,那么语文的精神性就会丧失殆尽。赫伯特·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市级公开课我执教《斑羚飞渡》。此文写的是,一群斑羚羊在猎人的围追堵截下,被逼至悬崖峭壁边,它们通过牺牲一半来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摆脱了困境。

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比如,斑羚它们简直是物理学家,起跳的时间、幅度很精确;也懂数学,发现了老年斑玲比年轻斑羚那拨少了十来只;也是军事家,高度的纪律性;也是超人,视死如归,等等。但是,孩子们被他们的精神所震撼,都觉得太感人了!就凭这一点,学生受感染,一定有感悟!学生阅读的乐趣充盈心田。是的,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智和牺牲精神固然令人震撼,但是,人——“最高级动物”对待同伴的残忍匪夷所思。当地球上最后一只斑羚坠下万丈深渊,当最后一只没有留下后代的雄鹰从天空坠向大地……人类,就等于看到了自己的结局!人和其他动物都是同伴,惟有彼此尊重,惟有爱,才有人和动物像彩虹一般的完美和谐。教读此文,就是用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激发孩子心灵的正能量,即培养学生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道道彩虹。冥思苦想,我把教学的内容聚焦于“从细节描写角度去认识人物、进而理解主题”。其依据有三:⑴尊重编者、教材的意图,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⑵关注人性。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英雄的神性和人性,这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思维方法、阅读方法很重要!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唯分数论”一直困扰着我,我曾三省吾身:1.我为什么在乎这一点?还是被坚不可摧的精英教育镣铐、应试教育锁链绑架了。名校生考得少,校长不看好你或给你好看,家长不认可你,自觉成功挫败;对尖子生溺爱,只要他们考得好就行!忽视了人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一个有良知的人,有人性的人。2.师生关系淡漠疏远。事务繁杂,东奔西突,很少有时间沉入班级,课外较少找学生促膝谈心,即使谈话,也是镜中月水中花,隔靴搔痒,不能走进其心灵。3.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权威意识!给学生以尊严感,平等对待每个人。

我梦想中的语文课堂,像王亚萍的太空课堂,科学神奇而又浪漫;像雷夫的课堂,培育个性而又富于创造力;像我的中学郭老师的数学课堂,理性智慧而又充满诗性;像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充满诗意和爱而又坚守心中有人……

身为语文教师的你我,一定会本能地引导学生们在那些好书中,领略阅读的美丽与奥妙,时时营造一个“静静的学习场”。让自己及周遭的人,徜徉于“书海文林”,慢慢熏出自己的一股书香气来——内化为情操、外显为气质。有了深厚的素养,既心旷神怡,又提高了语文能力,又有什么可焦虑的呢?!何乐而不为呢?!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