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关注学生,促进教学和谐发展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关注学生,促进教学和谐发展

              张疃初中   朱长胜

摘要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试用,教育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新的初中数学教材(新人教版)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本文从高效课堂的定义出发,通过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教学现状和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现状  生活化情境  导学案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但是当前数学课堂效率普遍偏低,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成为当今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返回马鞍山初中研究会专题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对于“高效课堂”,有的人的理解是高效课堂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有的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采取恰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与能力。而我的理解是:高效课堂是教师在单位时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二、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深入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和顺序,没有真正领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而一味地“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整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其次,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教学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导致“教”与“学”不合拍。老师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数学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效率。例如我校前几年无论是期中还是期末考试,都要算均分、及格率、进行排名,让很多老师无所适从。重结论、轻过程、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学生的智慧和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还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方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其次,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也是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与之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许多学生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

三、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促进教学和谐发展

 1.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老师应通过学生所熟悉了解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

如能在引入新课时,提出有趣的问题,同时结合各种不同的方式,直接提出与课本有关的问题或通过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比如这次我校和褒山中学“同课异构”校际交流时,我校李老师以贴进生活的事例――淘宝购物为例导入新课,学生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

此外,结合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巧布疑阵,利用错解,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比如我校理科组一位数学教师“校内公开课”上投影一课时,他在室外组织学生自己测楼高、测旗杆高度,这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精力集中,课堂效果必然提高。

2.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包括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关键。

本学期,我校理科组教师集体备课,尝试运用“导学案”教学,效果显著,但是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导学案是路线图、方向盘。导学案的核心是“学”,是便于学生自学的习题,案是什么,是方案,所以三个字不可替代。我们对导学案有许多具体的要求,我们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们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教师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例如,讲函数概念时,第一节课主要是讲清概念,运算较简单可用问答式,采取归纳讲授法为主;讲利用图像求函数最值时,这节课主要是提高学生运用技能,运算上技巧性强,采用练习法为主较为合适,练习可层层深入。 

4.增强数学教学机智,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数学教学机智主要有启发联想、构思多解、运用反例、及时调节、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等。

课堂教学中,对一些问题可启发同学仔细观察其特征,联想所学过的知识,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例如,已知不等式ax2+ax+8<0的解集为4<X<6,求a的值。这道题是否可通过讨论a的值解此不等式,再把结果与已知的解集吻合而得出呢?这样做不仅繁琐,且不易得出正确结果,但若联想曾学过的题“若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为(4,6),求a+b的值”,便可很快掌握解题方法,即可把4,6理解为相应二次方程ax2+bx+2=0的二个根,则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b的值,最后得a+b的值。通过联想与类比,还可把它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利用其图象来求此问题,这种解法简便得多,这样通过一题多解,既开阔同学的视野,又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发散性。

关注学生,促进教学和谐发展,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利用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化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造高效课堂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浅议学习迁移与数学教学》金银山,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数学教学模式导论》曹一鸣,中国文联出版社

[3]《初中数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之构建》钱荣妹2011〈中学教学参考〉

[4]《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与研究》童莉,西南大学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