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浅谈团队衔接一体化的建设与思考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浅谈团队衔接一体化的建设与思考

            马鞍山十二中  王仲芸,戴鲁锋

【摘要】团队衔接一体化,把初中团队组织教育、素质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使团员和队员融为一体,消除团队分离、脱节现象,充分发挥初中共青团全程带队、全程衔接作用,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团队一体;以团带队;团队共兴

“以团带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职责,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共青团员与少先队员年龄接近且相对成熟,能更好地按少年儿童的特点开展工作,同时团在带队过程中自身又能得到实践与锻炼。共青团带领好少先队,少先队事业就能蓬勃发展,共青团事业才能基础牢固,才能使党的事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因此,团队组织自身发展需要两者紧密结合,自成一体。

                    
                         
返回马鞍山初中研究会专题

初中阶段的少年儿童既处于身心速度发展最快,承载学习任务较繁重的阶段,又是为将来进一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团加队,也不是简单的将团队辅导员、团队干部合二为一,它是通过团队衔接一体化的组织建设、活动管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过程。

十二中学本着“队为主体,团为核心,团队共兴”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初中少先队工作,探索团队衔接一体化”作为团队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学校团队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调研,理顺关系,在团队衔接一体化工作思路和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

一、建立“团队领导一体化”工作班子,职责明确

团队衔接需要重点解决中学少先队组织建设问题,其中尤以队伍建设为紧迫。鉴于团队相对统一,市十二中实现了一人双任,共同管理的解决思路,即团委书记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担负起团的建设、团队员的教育管理与队建设、队员的教育管理双重责任。初中学生团支部书记兼任少先队的干部,也担负起领导团与队的双重责任。

这就明确了基层团组织和团干的职能和责权,形成了团队一体化,团带队的基本局面,为团队衔接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人员精简对工作的影响是有限的,由于职权明确,分歧减少,团队融合度提高,办事效率相应增加,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形成团队一体”工作制度,团队共兴。

团队一体”即学校充分重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主体作用和共青团的主导作用,让少先队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整体建设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组织则努力当好学校教育的助手,自下而上自觉、主动地配合学校建设和教育改革,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初中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团队一体”工作制度就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把少先队工作融入共青团,融入学校工作之中,通过校、团、队三结合,形成共同优势,达到共同目的。

第一,学校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布局;把少先队基础建设纳入团队工作的整体规划;把对团队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纳入行政管理体系。

    第二,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学校团队辅导员,并按国家教育部和团中央的有关文件、政策认真落实;建立一定的培养、培训制度,帮助团队辅导员学习教育理论和辅导技术,不断提高对团队工作的认识,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增强光荣感、使命感,发扬敬业、民主、科学、创新精神。

第三,指导班主任增强团队辅导员的角色意识,促进其以队员为教育核心,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启发,多一点合作与辅导;促使其在工作中做到团队结合,指导团队建设,支持中队创造性开展活动,发挥团支部的组织优势,从而促进班集体形成,发挥重要的建设作用;督促其主动掌握初中团队一体化、自动化、民主化的指导原则,避免团队分家。

三、把握“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四个关口,防缺补漏。

党和政府历来强调要重视中学少先队,指出“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学少先队组织是整个少先队组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初中少年的主体组织,初中生既有小学阶段的基础,又接受着中学教育,知识更丰富,对队组织性质和任务的理解更加深刻,且组织观念已经养成,各种能力明显提高,伙伴间的相互影响和集体的力量对其身心发展的作用更大,少先队组织的作用能更充分地发挥。同时,初中少先队是共青团的后备队,做好初中少先队工作对于实现“以团带队,团队共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队员进入初中后,成人感日益明显,他们开始向往共青团,希望少先队组织能帮助、指引他们入团,由此出现了一个团前教育的最佳时期。中学少先队的团前教育为队员进步增添了新的动力,大批积极分子的涌现又为团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中学共青团组织的建团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

初一的新生,告别了小学生活,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习方法、学习环境都是新的,需要他们重新适应;与新老师和新同学的交往也需要磨合。他们此时的心理发展处于波动状态,自我调节能力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需要的是树立自信,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第一,顺利渡过心理探视期,“以团带队”把好中队建设关。

初一年级是全员少先队员,他们的新班集体是一个新的中队。在共同的集体行为中同甘共苦,获取相似的心理感受,是一条有效途径。我校入学初为期一周的半军事化入学教育,使学生感知“我生活在班集体中,是少先队组织的一员”,感知集体的纪律。各中队还邀请高年级的团员向队员们介绍自己当年的感受、介绍学校,推动正能量。初一各中队还开展了《今天我以十二中为荣,明天十二中以我为荣》的主题队会活动,促进了队员们有共同的追求和一致的目标,大家相互关爱,友好竞争。

第二,顺利渡过心理调整期,“以团育队”把好干部选拔关。

为了给更多的队员创造锻炼的机会,大队部要求新组建的的各中队实行临时干部轮换制,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展示能力,使学生争当干部的动机由争面子、慕虚荣真正转换为服务于同学和服务于集体。通过轮岗,学生更多更好的参与班级和少先队集体事务,提升了学生的集体情感。使学生养成了在班集体和少先队中以小主人身份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集体的决定坚决执行的好习惯。同时,为了有效督促和帮助少先队干部,学校从团员中选取部分团干,组成考核监督小组,专门对少先队干部在当值期间进行考核,分季度进行评比,并给出帮扶建议,进一步促进少先队干部的成长。

第三,顺利渡过心理困惑期,“以团助队”把好学习关。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同时青春期的萌芽又使他们逆反心理严重。对他们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他们在班级以及老师心中的位置,所以初一年级迫切要解决的是学习中的困惑问题。我校发挥组织优势,邀请部分品学兼优的团员开展了“手拉手”结对活动,与部分新生分享了学生成功的经验,帮助新生渡过心理难关,形成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有憧憬的态度。此外,这也是一个互助的过程,学生在辅导的过程中既是受助者也是助人者,即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又可以较集中的解决学生中的一些共同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认识,相互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团组织的建设。

第四,顺利渡过心理松懈期,“以团兴队”把好理想信念关。

当新生逐步适应新环境后,新鲜感会逐步消退,对团组织的认识还不明确,要求上会有所放松。此时,更需要让他们亲近团组织,树立良好的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我校邀请革命前辈石强老人为新生介绍党团的相关史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请团员介绍心得,为初一少先队积极分子开设团课常识学习,初二各支部与各中队有针对地进行结对,让他们感受团的温暖与力量。

团队衔接一体化是让初中少先队成为初中少年全员全程性的主体组织,消除初一队员集体离队后,一部分入团,大部分无组织的组织断裂、组织教育“真空层”,扩展少先队的组织作用的一种尝试。同时,通过推荐优秀少先队入团,入团不离队,留队带队,仍在队组织中兼任干部,以及在团队员中开展各种活动等手段,把初中团队组织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素质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使团员和队员融为一体,消除团队分离、脱节现象,充分发挥初中共青团全程带队、全程衔接作用,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十二中学由各中队酝酿推荐优秀的少先队员作为发展入团对象,六一期间举行隆重的退队入团仪式,先通过红领巾珍藏仪式的举行,让学生回顾自身的成长历程,倍加珍惜童年时代,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关怀与哺育,从而使全体初一学生受到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爱党教育。随后举行初一年级第一批团员的入团宣誓仪式,产生初一年级第一批共青团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为一名共青团员的光荣与责任,进一步激发广大初一少先队员加入共青团组织的积极性,增加团组织的向心力,为初二建团打好基础,激发全体初中学生追求进步,完善自我的热情与信心。

团队员共同的学习活动,不仅增强了少先队员对团的认识与了解,并由此产生了对团的向往,增强了团的意识,而且团员自身的组织意识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强化。他们能更加自觉的理解和掌握团的知识,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切实搞好团队衔接一体化建设,实现团队共兴的目标,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如何提升团队工作者的能力和智慧,如何调动全校全员参与团队一体化建设,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优势,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这仍是需要探讨的。“团队一体化”是个系统工程,初中团队一体化必须做到全员全程一体化。必须坚持以“队为主体,团为核心”的原则,建立丰富多彩的团队一体联合活动的形式。

团队衔接一体化建设是巩固中学少先队组织、强化中学少先队员意识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中学共青团建设,推进少先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以团队活动为抓手,推进团队衔接一体化进程,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学工作实用读本》张华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2.《中学共青团支部工作指南》田志华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