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中国核战略
 
   
中华博客联盟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中国核战略

    中国奉行的是有限自卫反击核战略,具体就是有限威慑、有效自卫、重点反击。

    有限威慑 适量发展,数量有限;构成有效核威慑。有的西方专家认为,对美国只要有6—10枚,对苏联只要有8—12枚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命中目标,即可实现有效核威慑。

    有效自卫 我国核战略的本质是防御和自卫,只要敌人不使用,中国也不使用。同时,核力量必须精干有效,起到威慑和有效自卫作用。这就要求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在小型化、固体化、机动化、自动化方面不断有所突破;远、中、近,陆、海、空配套发展;以多种手段,严密防护,能藏能抗能打;建有一支精干配套、高效合成的战略导弹部队;能够用战略导弹核力量打运动战、游击战。

    重点反击 我国核力量的使用原则是:在遭核攻击后立即对敌方实施后发制人的反击,并以有效的核报复手段慑止可能发生的核战争。我国发展核力量就是要迫使超级大国不敢使用核武器,打破核垄断,最终消灭核武器。在打击目标上,由于是后发制人,数量有限,与超级核大国相比在质量上也处于劣势,只能选择“最怕打”而又“最好打”的面目标和软目标,予以重点反击。这也是法国、英国等中等核国家普遍采用的核打击战略。

    中国深信:“核武器是人制造的,人类一定能消灭核武器。”
 

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武器的国家后,各国尤其是美国、英国等国家及相关报刊极为关注。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及一些美国、英国有关专家的研究、报道和分析,对中国核力量的估计大致如下:

    关于核弹头数量 美国、日本的核战略专家对中国核力量的估计是:弹头总数一般在225—300枚,甚至多到400枚上下。英国《国际海军》刊登的布拉德利·哈恩的文章《中国的核威慑》中说:“中国在核@@@@和导弹核弹头生产方面,1970年达到200枚,1976年底超过500枚,到1979年各种规格的核弹头已超过700枚。按平均年产70枚估算,到1981年初约有875枚”,“中国已经生产了(至1986年)约1250枚核武器。一份估算报告分析了中国核武器分配比例:核@@@@约占44%,战略导弹约占34%,战术导弹约占20%,核地雷约占2%。也就是说战略导弹核弹头的数量约425枚。”

    关于弹头当量 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至1984年的29次核试验中可看出,中国核弹头当量可分为3个档次:万吨级——一二万吨、两万吨、二至四万吨级;10万吨级——一二十万吨、二三十万吨、三五十万吨级;百万吨级——百万吨、三百万吨、四百万吨。美国国防部和议会文件则认为是二至四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和百万吨至五百万吨当量的氢弹。

    陆基战略导弹力量 中程弹道导弹CSS—2“东风3号”,投掷重量4400磅,弹头当量200万吨,部署数量65—85枚(一说85—125枚)。

    洲际弹道导弹CSS—3“东风4号”,射程7000千米,投掷重量4400磅,弹头当量300万吨,已生产30枚。

    洲际弹道导弹CSS—4“东风5号”,射程12000千米,投掷重量4400磅,弹头当量400万—500万吨,数量近10枚。美国还一再声称:“中国有约20枚可达美国不少地区的洲际导弹,到2015年还可增加数十枚,包括二三十枚机动导弹。”

    在中国洲际导弹“东风—31”试验发射成功后,美国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不久将部署第一批机动洲际导弹,其预计射程5520—6400英里(8800—10200千米)之间,足可以命中美国西部。”美中央情报局也称,中国“东风—31”即将首获作战能力,“可能只装配一枚弹头”,还说射程更远(8000英里)的“东风—41”也在研制之中。

    海基和空基核力量 据信,核潜艇和潜射导弹部队1990年拥有“夏”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2艘,各装有12枚单弹头、当量200万吨、射程2200—3000千米的CSS—N—3(“巨浪—1”)潜射导弹。另有3艘“夏”级导弹核潜艇正在建造中。中国拥有约120架轰—6中程轰炸机,作战半径2180千米,最大速度0.91马赫,载弹9吨,可携带2枚2万吨级核弹。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国空中加油机的研制成功,轰—6的作战半径将会扩大,作为中国“三位一体”中第三支核力量(还包括可携带核@@@@的超音速攻击机强—5)已经成为捍卫国家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更称:种种迹象表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第二代小型、机动、突防、安全、可靠的核武器的发展已进入最后的阶段,并加紧采用多为固体推进剂的多弹头增大射程,并说在今后15年内部署的第二代核武力的规模将会是现在的3至5倍。(2009.1.31)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网站地图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