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恐龙》教学反思
   
打造优秀个人网站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你感兴趣的内容

                       
              
                    《恐龙》教学反思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的短文,主要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上课伊始,我利用恐龙时代的生活场景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期盼新知的强烈欲望和学习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激活学生原有体验,激发求知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接下来,通过倾听声情并茂朗读,使学生获得一个对课文的鸟瞰全景图,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恐龙的奥秘。

回忆起同学们课堂上那生动有趣的“我是※※龙”,我非常激动。激动之余,我也产生了一些感触。
  首先,我认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自学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我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便下面几个自然段的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学生乐在其中,充分发挥了潜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 

还有一点,恰当地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课上完之后,还有不少学生围着我转,要我再播放课件给他们看,说是还看不过瘾。我想,直观形象的教学,学生是很喜欢的。
  另外,本文出现了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显得较为陌生。由于这些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便在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初步认识。希望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设计的有关恐龙的小报,真是让人惊喜万分。他们在小报中介绍了霸王龙、雷龙、梁龙、翼龙……可见他们对恐龙兴趣浓厚,课后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对恐龙的了解还真不少!这样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效果的确不错。
  不过,我也在反思,《恐龙》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它,既让学生学到有趣的知识,又不失去语文学科的特性,能否有更好的教法或学法,让学生获益更多呢?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各不相同。为此让学生在学习后说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在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学生只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注意倾听别人说些什么,不考虑别人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在课堂上只关注输出,不注意吸收,只关注即时点滴的感受,不善于系统梳理别人的观点和思路,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发言始终是零散的、杂乱的、模糊的、重复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拿来”,借鉴和提高。我们的教学过程不应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应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我们常说:“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导是为主体服务的,其中包括为主体服务的,其中包括引导性的服务,就好像好的导游,要让观赏者走最少的路,玩到主要的景点。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学生原始的个人兴趣与爱需教好水平上,而要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认知世界,并使这些兴趣与心愿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最终变为美好人格的一部分。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