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中华老字号 民族企业的骄傲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中华老字号--福建丹霞印泥

    八宝印泥与水仙花、片仔癀被称为“漳州三宝”。因采取珍珠、玛瑙、珊瑚、麝香、梅片、金箔、琥珀、猴等八贵珍品精制而成,故名“八宝印泥”。

     好东西当然要进献皇帝的,八宝印泥在清朝就是贡品了。文人雅士自然也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便口口相传开来。八宝印泥与一般印泥相比,有如下特点:色泽鲜艳、纯正,印迹清晰,不糊印章,不洇油,不怕日晒,不怕火烤,久放不干,永保原色。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需采用麝香、朱砂、红宝石、珊瑚、朱胶、赤合叶、老陈蓖麻油及艾绒等8味上等名贵药材为原料制成。朱砂选用上等镜百砂;天然红宝石、珊瑚经研细和多次漂制;珍珠选用上品研制;蓖麻油经自然阳光照晒与四季冷热处置,存放20年以上;艾绒经挑选、漂制、摘绒加工等工序制成。上述材料经加工后,进行配料、搅拌、研磨、检验细度,再加入精制艾绒,用石臼研砸匀细,前后达30多道工序。随后放入缸内存置6~10个月,使油和料浸透、回性,方为成品。这种工艺究竟是漳州人首创,还是京城的文人墨客在漳州八宝印泥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来,现在已无可考。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漳州“丽华斋”药材商魏长安首先制成。八宝印泥具有细腻浓厚、色泽朱红、鲜明艳丽、冬不凝固、夏不吐油、燥天不干、雨天不霉、永不变色等八大特色。即使浸在水中数日,取出使用如故,印在纸上,用火烧后,印迹还清晰可见。因此,八宝印泥问世不久即风行于世,驰名京都。书画篆刻界都以使用八宝印泥为高雅。名声传至朝廷,被列为贡品。清末以来就远销东南亚。清宣统二年(1910年)参加南洋第一次劝业会,民国4年(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后又陆续参加一些展览会,得过特等奖、优等奖、甲等奖。民国九年(1920年),孙中山先生为它题词“品重珍珠”。许多华侨团体也题词赠匾,称它“驰誉神州”、“金石增辉”、“国货之光”。本世纪40年代末,因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八宝印泥产销濒临绝境。50年代,纳入漳州文教用品厂生产,工艺精益求精,销路日广。1980年、1985年先后获得福建省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漳州八宝印泥1980年荣获福建省优质产品的称号,1985年荣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荣获全国轻工业优质出口产品铜奖,1989年荣获福建省首届工业品博览会银奖,1991年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铜奖,1992年荣获中国旅游天马奖。其包装装潢1982年荣获福建省二轻厅包装装潢奖,1983年荣获华东大奖。漳州八宝印泥厂评为省级先进企业。漳州八宝印泥历来深受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欢迎,1987年5月,漳州八宝印泥厂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北京书画会”,当代书画名家君瘦石、卢光照、何海霞、宇文洲、秦岭云、唐云、应野平、钱行健等三十余名应邀光临笔会,即席题字作画,时任全国书协主席启功先生因事未能出席,也提笔书赠“霜叶争辉”的墨宝,沈鹏先生重写了孙中山先生“品重珍珠”的题词。1998年12月,上海书画家唐云、应野平等十余人结伴临漳,为八宝印泥作画题词,留下宝贵的书画珍品。

    返回中华老字号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