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缺乏工业革命的结果
2000年前,中国的经济绩效水平与古罗马帝国接近,在公元前500到1400年时要高于欧洲水平。但中国的人均收入在1400年到1950处于停滞状态,而西方首先由于地理大发现后来由于工业革命在大踏步的前进 (麦迪逊,1995年53页)。
相对而言,中国在19世纪末时已经由一个最富裕、最强大、最工业化的国家变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在1840年代以后的一个世纪,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与20个国家签订了放弃领土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海关收入由外国人所控制,割让土地给了英国、日本和俄国。
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衰弱的反应
中国的儒家传统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以天下为己任
努力实现中国的复兴是中国政治、文化精英在鸦片战争之后的当务之急。
理解这些努力是理解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史的关键所在。
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三因子的定义是理解中国现代政治运动的演进的很好模式。
器物
制度、组织
价值、伦理
1840年鸦片战争
对统治精英的极大冲击
天朝上国的情结
认为在文化和价值体系上都具有优越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向英国购买枪支、大炮和战舰

制度改革运动
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
黄浦江阅兵的故事
宪政改革运动:
君主立宪制运动:戊戌变法
总统制: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四运动和现代化
中华民国和军阀混战,以及凡尔赛和约的屈辱
五四运动
科学和民主
国民党北伐和1928年全国统一
抗日战争,1938-45

社会主义的兴起:
反对西方的情结
国家的耻辱,被打败,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以及反西方情结。
西方的社会问题,大萧条以及社会不公
马克思对历史发展的观点与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
原始共产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苏联友好的姿态和发展经验
单方面放弃不平等条约:孙中山的联共联俄政策
1930年代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迅速实现工业化与西方的经济萧条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将会同时发生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
列宁主义
在职业革命家的领导下,是有可能在一个单独国家率先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团结城市工人
中共的早期领导者仿照苏联的战略但总是失败。
问题
为什么城市革命在俄国取得成功,但在中国却失败了?
中国的现实
农村的不平等:3% 的地主控制了26 % 的土地,68%的贫农只有 22 %的土地。
政府的控制力在农村地区很薄弱而在城市很强大。
毛泽东的战略
军事战略:农村包围城市
政治战略: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新民主主义政策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贫农
没收垄断官僚资本,并收为国有
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新中国的成立和计划体制
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运动
第一个五年计划,采用斯大林的计划体制
问题
为什么毛主席在革命道路上非常实事求是,但在革命胜利以后,在经济建设上盲目照搬苏联模式?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采纳计划体制的动机
重工业和强国梦
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的工业化经验
依赖理论
发展经济学

重工业的特性
建设周期长
关键的机器设备需要进口
巨大的一次性投资
一个低收入国家的特性
剩余少,资本短缺
剩余少,可出口产品少,外汇短缺
剩余少,分散,很难动员资金
宏观政策环境
压低利率
高估汇率
压低原材料和中间品价格,压低工资水平
压低生活必需品价格
资源配置机制
计划
行政配置资源
公司治理
国有化
剥夺厂长经理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制度
农产品的统购统销
合作化
地区粮食自给自足
户籍制度
积累率
投资结构
产业比重
就业结构
流动资金占资产总量份额
生活水平指标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是否存在可替代的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期望赶上发达国家是一种自然的、正当的想法。
但几乎所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最终都没有赶上发达国家
日本和东亚经济是唯一的例外
日本和东亚经济的经验是否对成功经济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路径?

日本和四小龙经济奇迹的竞争性假说
日本的特殊性
儒家文化
冷战
自由市场:让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政府干预:不让价格机制起作用
鼓励出口的政策
自生能力
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如果在自由进出的竞争性市场上可以赚到社会可接受的预期利润的话,就说它是具有自生能力的。
对于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而言,它的建立和持续经营需要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的补贴和扶持。
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而言,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技术、产品、产业选择。
在单产品经济中的技术选择
在单产业经济中的产品、技术选择
在多产业经济中的技术、产品和产业选择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在开放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企业的预期利润率,而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两者都是由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
自生能力的概念在开放和封闭经济下都可以适用,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适用于开放经济。
传统发展战略的问题
传统发展战略把技术、产品和产业的赶超作为直接的目标来追求。
传统战略与自生能力问题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政策性支持的例子
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
贸易壁垒和垄断
对利率、汇率和其他要素价格的扭曲
价格扭曲和资源的计划、行政配置
寻租、裙带资本主义和预算软约束
新发展理论
发展政策的目标应该是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因为:
要素禀赋结构在任何一个固定时点是给定的,它同时决定该时点的总预算和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要素禀赋结构从长期动态来说则是可以改变的
要素结构的提升同时会导致技术/产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要素结构的提升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经济体中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总量。
要素禀赋结构指的是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
经济中,要素结构的升级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决定因素
经济中剩余的多少
社会性生产活动,私人生产,以及寻租行为
经济的竞争力与经济中剩余的规模
积累的意愿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要素结构的升级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赶超战略相比,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比较优势战略不存在扭曲,私人性生产活动和社会性生产活动统一
比较优势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储蓄意愿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技术升级
拉力:成本结构的变化和节约成本的动机
推力:竞争和技术变迁的压力
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的速度
短期内,赶超战略可以建立更多资本密集的产业。
在长期,赶超战略是不可持续的,比较优势战略可以产生更快的追赶。
比较优势战略和市场机制
企业的决策是基于要素价格
要使企业的产业/产品/技术决策能反映经济的比较优势的话,要素价格应该体现要素禀赋结构中各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市场竞争是使要素价格反映要素禀赋结构中各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唯一途径。
比较优势战略与出口导向
比较优势战略比赶超战略可以产生更多的出口和进口。
出口导向是比较优势战略的结果,而不是一个有意要采取的政策。
政府在比较优势战略中的作用
信息
协调
外部性的补偿
为什么赶超战略在德国取得成功,而在中国、印度却失败了?
用1990年美元作为计价单位,德国1820、1870年时的人均收入分别为 1058 与 1821,分别是同期英国人均收入的 62% (1707)和 57% (3191)。
用1990年美元作为计价单位,1955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收入分别只有 575 和 676,只有当年美国10879人均收入的 5% 和 6% 。
人均收入与汽车产业政策的成功或失败
日本在1960年代中采取汽车优先发展战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中国和印度在1950年代中推行汽车产业优先发展政策却遭遇到很大的失败
韩国在1970年代中推行汽车产业优先发展政策成败互参
同一个汽车优先发展政策为何有如此不同的绩效
为什么东亚经济改变了它们的发展战略?
东亚经济在1950年代也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一样采取赶超战略。起原因在于,赶超战略效率低,需要有很大的可动员的资源来支持,可维持的时间长短决定于:
人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人口规模的大小

            第六讲 改革的进程
为什么要开始改革?
毛主席的去世和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接班减少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老一代革命领导人打倒四人帮以后,为了取得统治的正当性(legitimacy) 需要采取一些不同于“四人帮”的政策。
中国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增长绩效的对比。

为什么中国采取了渐进式改革?
改革由老一代革命领导人发动,他们不可能完全否定传统体制因为传统体制的形成也是在他们的领导下建立的。所以,只能在肯定传统体制的合理性下,进行局部的改进。
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作风
改革前的农业制度、政策和绩效
农业耕作制度
农业技术政策
绩效

诊断结论
由于管理不善和低收购价格导致的低激励
禁止市场发挥作用导致的低配置效率
改革措施和结果
价格改革:收购价格提高了17.1 %, 配额外收购价格提高了30% 到50%, 平均提高了 22.1%
市场改革:农村集贸市场和长途贩运的恢复
降低生产队规模,但禁止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
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取代了生产队
1978,0;79,0.1%;80,14%;81,45%;82,80%;84,99%
争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搞对了
搞错了但其问题被其他改革措施的效果所掩盖
同样的争论在国内国外都有
生产队中的激励
传统模型
单位劳动投入
完全监督
林的模型
努力取决于监督
监督取决于生产中的监督成本
年均增长率与产出增长核算 1978-8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安全挑战
农地数量下降
人口增加
收入增加

粮食安全问题的政策选择
产出增长的源泉
要素增加
技术
政策选择
市场自由化和价格机制
农业研发
粮食适度进口

三农问题
“农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
农业增长一直较快
1978-2004,农总产值年均增长6.2%
1997-200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0%
收入增长缓慢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全国统一市场与三农问题的解决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农产品的价格和收入弹性低,科技等增产手段对单个农户的收入增长有效,但推广后,谷贱伤农,增长不增收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需求者
土地资源留下,扩大农产规模
资金和智力回流
统一市场和地区差距的解决
地区比较优势发挥,导致一个地区的发展成为拉动另外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
地区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理论

         第七讲: 城市改革,国有企业和遗留问题

工业部门的问题
低激励
结构不平衡
协调
解决问题的思路
1978年以前:
结构:中央调整农轻重的比例
协调:改变条块管理,权力下放,但出现“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缩、一缩就死”。
激励:学雷锋,但不能人人都成为雷锋
1978年以后:
结构:中央调整农轻重的比例
协调:改变条块管理,权力下放,但出现“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缩、一缩就死”。
激励:强调物质利益
改革的进程
从微观开始,给厂长经理部分自主权,允许他们分享利润增加或损失减少的一部分
由企业微观治理推向向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由单轨的配置和价格体制向双轨的配置和价格体制转变,最终趋向市场单轨的配置和价格体制。

国企改革
分权让利
利润留成制度(1979)
承包制(1986)
明晰产权
大型国有企业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和股份制
中小型国企私有化
国企改革的总体评估
试点有效,但推广以后就无效
激励和效率提高,但是利润率下降,和政府作为所有者的收益减少
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
在计划之外允许市场轨出现
从计划向市场并轨
改革进程:物资与外汇
物质:
1979-84, 允许计划外生产和销售
1984-, 减少指令性计划
外汇管理:
扩大地方外贸自主权
减少指令性计划,代之以指导性计划
以综合贸易公司替代单一产品的贸易公司
外汇留成
外汇调剂市场

改革进程:金融
建立银行体系
恢复四大银行,建立人保
存贷挂钩,
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
建立资本市场: 上海和深圳,1990
金融体系仍然是双轨制,而且,政府严格控制,市场轨极端受到控制
出人意料的结果
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兴起
乡镇企业工业产出由1978年的9.3% 增加到1994年的 42%
乡镇企业出口由1987年的 11% 增加到1994年的 35%
摸着石头过河的逻辑
中国改革开始时并没有一份蓝图,但是渐进改革的结果,经济体制已经非常接近市场化
经济问题背后总有经济逻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针对问题,与时俱进地解决问题来改革,那么,渐进式改革的政策必然按一定的逻辑方向前进
产出和生产力增长率
工业中国企的份额
外向程度
增长率
问题
金融部门脆弱
银行呆坏账
股市投机、做庄、泡沫
腐败
国有企业的低绩效
问题的根源
制度的不合适性
扶持国有企业的需要
大型企业与所有权、经营权分离问题
激励不相容
信息不对称

市场竞争和委托代理问题
市场竞争和充分信息
充分信息和激励工资合约以及经理人市场
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亏损
政策性亏损和责任归属问题
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
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
政策性负担的类型
社会负担
养老金
冗员
战略性负担
消除政策性负担的方法
社会性负担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冗余工人下岗
战略性负担
产品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拨款
产品有很大的国内市场:通过到海外上市或合资的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产品国内市场有限但企业有丰富的人力资本:转产
产品没有市场,企业也缺乏人力资本:破产
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
金融部门的主要问题
呆坏账
金融结构的问题
金融结构指的是直接融资(比如股票市场融资)和间接融资(比如银行贷款)所占比例以及大银行和中小银行所占比例。
金融结构的现状
四大国有银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依然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改革以后,股票市场、政策性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也开始出现了。但它们还是很弱小和无序。
直接和间接融资的特征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
动员金融资源
配置金融资源
降低系统风险

有效配置是最重要的
配置和动员
有效配置将会产生更多的金融资源
有效配置可以产生更高的资本收益,以及更高的储蓄意愿和降低风险
配置和系统风险
有效配置可以降低系统风险
金融体系的效率取决于它把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中表现最好的企业的能力。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最好的企业和最有活力行业的特征是不一样的。

劳动密集型部门和金融体系
在中国现今的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部门是最有活力的。
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企业。
与发达国家中的产业相比,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技术相对成熟
在中国现今发展阶段,金融体系的效率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支持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
中小企业一般无法到股票市场上上市。
中小企业很难在大银行获得贷款。
二板市场也不能解决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中小银行是中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融资工具。
中小银行应该成为中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核心。
政府针对中小银行的政策
政府更热衷于发展大银行和股票市场。
有时候,政府也允许中小银行自发的出现。
缺乏适当的监管措施导致1990年代中如雨后春笋出现的许多各类信用社广泛的丑闻和坏账。
政府政策的改变是中小银行健康发展的关键。

          第八讲 国企改革和苏东经验比较

城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部门脆弱
银行呆坏账
股市投机、做庄、泡沫
腐败
国有企业的低绩效
问题的根源
制度的不合适性
扶持国有企业的需要
国企和金融部门的问题
银行呆坏账
股市投机、做庄、泡沫
国企和腐败
价格扭曲
市场准入

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
所有权、经营权分离问题
激励不相容
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
中小型国有企业
所有者和经营者可以合二为一
私有化
大型国有企业
必须解决好信息不对称,才能解决好激励不相容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机制
老板自己监督
谁是老板、谁有积极性去监督
大股东监督
大股东可能侵犯小股东的权利
外部和内部审计
外部和内部审计都是由经理雇用
只能监督是否购买,但不能审计是否需要购买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和充分信息以及委托代理问题
充分信息和激励工资合约以及经理人市场
竞争的市场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是没有最后的放诸四海而准的公司治理(Oliver Hart, 1996)
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
改革后市场竞争大为增加,但是国企的问题更加严重,原因在于国企背有政策性负担,市场竞争不能产生充分信息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亏损
政策性亏损和责任归属问题
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
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
在有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任何公司治理的改革都无效
我国已经试过了除了私有化以外的各种模式
前苏联、东欧的经验
公平竞争和政策性负担的剥离
对于大型国企改革成功的前提是剥离政策性负担
政策性负担的类型
战略性负担
社会负担
养老
冗员
消除政策性负担的方法
社会性负担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冗余工人下岗
战略性负担
产品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拨款
产品有很大的国内市场:通过到海外上市或合资的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产品国内市场有限但企业有丰富的人力资本:转产
产品没有市场,企业也缺乏人力资本:破产
政策性负担剥离不是充分条件
剥离了政策性负担以后,公司治理的改革就变成为关键
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剥离了政策性负担以后是否一定要私有化才能经营好?
渐进改革和休克疗法的比较
休克疗法
内容
价格自由化
私有化
财政平衡、宏观稳定
L-curve 而非J-curve
休克疗法失败的原因
在有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休克疗法的内容是不自洽的
设备变换的困难和GDP的下降
自由化未必导致竞争
渐进的增量改革和休克疗法的对比:一个比喻

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
金融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
靠研发的技术创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且有巨大的风险。
在发展中的国家即使依靠技术引进为主,新技术通常是内化在新的设备中。
金融部门的主要问题
银行呆坏账和股市的问题
金融结构的问题
金融结构指的是直接融资(比如股票市场融资)和间接融资(比如银行贷款)所占比例以及大银行和中小银行所占比例。
金融结构的现状
四大国有银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依然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改革以后,股票市场、政策性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也开始出现了。但它们还是很弱小和无序。
直接和间接融资的特征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
动员金融资源
配置金融资源
降低系统风险

有效配置是最重要的
配置和动员
有效配置将会产生更多的金融资源
有效配置可以产生更高的资本收益,以及更高的储蓄意愿和降低风险
配置和系统风险
有效配置可以降低系统风险
金融体系的效率取决于它把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中表现最好的企业的能力。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最好的企业和最有活力行业的特征是不一样的。

劳动密集型部门和金融体系
在中国现今的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部门是最有活力的。
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企业。
与发达国家中的产业相比,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技术相对成熟
在中国现今发展阶段,金融体系的效率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支持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
中小企业一般无法到股票市场上上市。
中小企业很难在大银行获得贷款。
二板市场也不能解决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中小银行是中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融资工具。
中小银行应该成为中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核心。
政府针对中小银行的政策
政府更热衷于发展大银行和股票市场。
有时候,政府也允许中小银行自发的出现。
缺乏适当的监管措施导致1990年代中如雨后春笋出现的许多各类信用社广泛的丑闻和坏账。
政府政策的改变是中小银行健康发展的关键。

        第九讲 金融改革

没有现代化的金融就难有现代化的经济
技术创新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
靠研发的技术创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且有巨大的风险。
在发展中的国家即使依靠技术引进为主,新技术通常是内化在新的设备中。

金融部门的主要问题
当前金融体系的问题
银行呆坏账和股市的问题
金融结构的问题
金融结构指的是直接融资(比如股票市场融资)和间接融资(比如银行贷款)所占比例以及大银行和中小银行所占比例
国企消除了政策性负担以后,银行呆坏账和股市的问题即可得到解决
从长期的经济发展来说金融结构的问题更重要
金融结构的现状
四大国有银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依然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改革以后,股票市场、政策性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也开始出现了。但它们还是很弱小和无序。
直接和间接融资的特征
从金融安排的特性本身,很难说哪种安排最好,因为不管对资金拥有者来说回报高的安排风险大,对资金需求者来说,成本低的风险高,反之亦然。

金融体系的基本职能
动员金融资源
分配金融资源
降低个人和系统风险:
金融安排必须克服的风险
企业家个人的能力和道德风险
新技术研发的风险
市场风险

有效配置是最重要的
金融体系的效率取决于它把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中表现最好的企业的能力。
配置和动员
有效配置将会产生更多的金融资源
有效配置可以产生更高的资本收益,以及更高的储蓄意愿和降低风险
配置和系统风险
有效配置可以降低个人和系统风险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最有活力的行业和表现最好的企业的特征是不一样的。
劳动密集型部门和金融体系
在中国现今的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部门是最有活力的、获利最高的部门。
劳动密集型部门中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规模相对小
与发达国家中的产业相比,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产品和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和技术的风险相对小。
在中国现今发展阶段,金融体系的效率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支持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
中小企业一般无法到股票市场上上市。
中小企业很难在大银行获得贷款。
二板市场也不能解决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中小银行是中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正规融资制度安排。
中小银行应该成为中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市等其他金融安排。
政府针对中小银行政策
政府的政策倾向大银行和证券市场
政府有时也允许中小金融机构自发出现
缺乏合适的监管导致中小金融机构广泛存在行为不当和不良贷款问题
因为金融业的特性,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监管
激励不相容
信息不对称
责任不对等
政府政策的改变是中小银行健康发展的关键
推动中小银行发展的原则
发展中小银行的主要定位是补课
中小银行投资人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了圈钱而设立
赌徒心理
发展中小银行的政策设计
给与一定的垄断利润
高准入门槛
防止拔苗助长
严格监管
要不要发展二板市场?
主张发展二板市场的理由:
纳斯达克给美国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因此,有人主张以二板市场来支持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中小企业难于从国有大银行贷到款,因此,有人主张用二板市场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现阶段我国不适合发展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适合产品具有高市场风险,但可能有很大市场增长潜力的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高科技企业所在的产业区段是资本最为密集的,以目前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这个区段不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多数进入到这儿我国的企业不会有自生能力。
即使是在高科技产业,我国的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是技术较成熟,劳动力较密集的区段,这个区段产品和市场风险不大
二板市场的风险比主板市场大,资金成本会比主板市场高,解决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最好还是发展中小银行
对少数具有自主产品和技术创新的企业,可以到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上市

          

                  第十讲 WTO和改革与发展

加入WTO
2001年11月10日我国结束了长达15年的谈判,成为WTO的成员国
WTO的主要精神是降低关税,消除进口数量限制,开放国内市场
我国政府宣称加入WTO是1978年以来第二个最重要的改革开放举措
加入WTO对每一个部门的挑战有多大,取决于它是出口部门还是进口部门

农业协议
采用国际通行的动植物和食品检验检疫标准
答应不给与农产品出口补贴
取消国家贸易公司的垄断
农业关税削减到14.5%-15%
建立谷物进口关税配额制度
工业产品协议
取消所有的配额和所有的数量限制
关税总水平从22.1%降至17%
到2006年,汽车关税从80%-100%降至25%
进出口不需要经过中国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
外商有权直接经营生产、批发、零售和售后服务
服务协议
外资银行可以建立分支机构
加入WTO之时,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企业的人民币业务,5年后可以经营个人人民币业务
外资有权投资于非控股的合资金融机构,从事国内证券发行和外国证券交易
从加入WTO之时起,允许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消费融资
外商有权提供全部专业服务,包括法律、会计、旅游和交通运输
一般的含义
除了关税以外,不再有贸易壁垒,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为开放的发展中的大国经济
完成WTO的过渡期以后,我国经济将更好地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发展
即使不加入WTO,这些条款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所必要采行的改革措施

   第十一讲: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在1998年开始出现通货紧缩
在2000年前后,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虚假的,原因是我国从1998年开始经历了一段通货紧缩的时期,而我国在这段时期的表现和理论预期以及国外的经验不一致
中国的增长真实么?
在国外通货紧缩一般伴随着经济停滞,但我国在通货紧缩时期的增长率仍然是全世界最高的。
高经济增长一般会需要有更多的能源消费,但我国的能源消费在1997, 98, 和99三年都是负增长。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国外有不少学者质疑我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
通货紧缩的可能原因
到底是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是真的,还是国外的学者的看法是真的,必须先弄清楚为何在国外通货紧缩必然伴随经济停滞的机制
通货紧缩是供给全面大于需求导致物价不断下降的一个现象,其原因:
泡沫破灭,财富蒸发,导致需求突然全面下降
生产能力的突然全面增加
泡沫破灭、通货紧缩和萧条
在别的国家以及大多数的例子中,通货紧缩通常是由泡沫破灭导致的
在泡沫产生的过程中,消费需求因为财富效应而增加,从而导致投资增加和生产能力的扩张。
泡沫破灭带来的财富效应导致消费下降,以及生产能力的过剩和投资的减少。
由于消费和投资都下降,其结果是需求不足,物价普遍下降,同时,经济非常疲软
过度投资以及净资产增长和消费增长主要系数对比
我国在1998年开始出现的通货紧缩是由于前一时期的投资过热,造成生产能力的增长远远超过了消费的增长,在走出短缺经济的同时即刻陷入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和通货紧缩的困境
1995年产能利用率
中国在通货紧缩期是如何维持高增长的?
消费方面因为没有财富效应,从而还是以大约每年7%的速度扩张
投资方面每年仍然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
私人投资虽然因为过剩而有所下降,但是,因为我国仍处工业化的早期,技术和产业升级的空间很大,因此,仍有不少私人投资
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

为什么能源消费会下降?
在1990年代初以前,我国是一个短缺经济,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低、能耗高、产品质量差,但是在短缺的情况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1990年代末过剩生产能力出现,能源效率低的乡镇企业的产品被能源效率高的新企业所替代。
通货紧缩的后果
即时我国的通货紧缩没有伴随低增长,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良的后果:
企业开工不足,盈利状况下降、亏损增加
银行不良贷款增大
就业机会减少

过剩生产能力与政策失效
货币政策无效
无论利率多低,只要借钱要还,企业在现有产业的投资意愿下降
无论利率多低,因为对未来的预期不好,人们还是会储蓄
财政政策无效
财政政策对需求有更直接的影响。但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国债的积累会非常迅速。
通货紧缩的解决方案
靠时间消化过剩生产能力,这是国外一般的结果
生产能力过剩是一种存量的概念,解决通货紧缩的最好办法是释放没有被满足的存量需求:
外商直接投资
给私人企业国民待遇
消费信贷和城市消费的升级
农村市场的潜力
农村市场的潜力
农村市场的潜力最大
70%的人口在农村
3.4亿家庭户中有2.3亿在农村
农村的需求尚有很大的空间
限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收入水平低
缺乏与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这是农村地区耐用品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消除通货紧缩
为了消除通货紧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必需的。
与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将不仅刺激农村耐用品消费,而且会增加农村对现代厨具和清洁用品的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16届5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目标
2005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6年一号文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年三月“两会”《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农村建设是重点内容

通货紧缩与三农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措施
1990年代末三农问题的突出是因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1998年以后生产能力过剩,通货紧缩,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是1990年代末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通缩压力再度突现
2003-2005年走出通货紧缩是因为粮食连续几年减产,粮价带动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以及投资过热带动能源、建材价格上涨,其他产品的价格还普遍下跌
当前粮价由于连续两年增产,价格走低;同时,2003-2005年的投资过热,导致建材等产能过剩问题日趋突出,相关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通货紧缩的压力再度突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启动存量需求
治理通货紧缩的最好办法是启动存量需求
我国最大的存量需求在农村
限制农村消费需求的两大因素
收入水平低
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启动巨大农村需求
新农村建设是一石数鸟的政策
启动农村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走出通货紧缩
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措施
生产能力过剩,通货紧缩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
启动农村市场,消化过剩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村现代化
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也就是这样,总理在今年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招活棋,这一步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一个反周期的政策,而且,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就像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一个水涨船高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着手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以2020年完成为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社会也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在何处
除了城市近郊不再务农的二三、产业开发地方和不宜有人迹活动、在功能定位上属于禁止开发的地区外,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建设以在现有的自然村为宜:
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农民总是居住在农场上或农场附近
经过集体化以后,我国农村居民的住宅已经相对集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的主要内容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住房是农民的私有品,不能为了建设新农村而要求农民建新房,因此,要绝对避免为了建新农村,而要求农民拆现有房子、毁村,集中建新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
据估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总共需要4万亿人民币,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2700亿元。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应该以政府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为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向农村转移”。
和城市的基础设施一样,有些有回报的项目可以动员社会资金、银行贷款等来投入
具有私人品性质的项目,可以政府补贴,农民的投资、投劳为主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小而分散,鼓励农民投资、投劳有利于项目的监督、施工和质量的保证和“民主管理”目标的实现
各地发展水平不同,新农村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农民最急需的项目开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市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措施是否矛盾?
即使实现了现代化,我国仍将有巨大人口居住在农村:
到2020年农村人口至少还有40%,约6亿
到2050年达到上中等收入水平,农业人口降到15%,但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可能至少还在30%以上,约有4亿人。
新农村建设应该注意的事项
除了在主体功能定位上属于禁止开发区和少数不宜在进行农业生产的优化开发区之外,在多数仍要继续务农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新农村建设的地点以现在的自然村为宜,避免毁屋造新村的情形
主要是政府补课,可以动员社会资金参加和鼓励农民投资、投劳,但不可不顾发展阶段要求达标,不能为了达标造成新的农民负担
要有长远规划,项目应该因地制宜,从农民最急需的项目着手,要作为村自治的内容,由当地的农民参与讨论、决定和监督实施,而不该由上级统一决定。这样既可减少贪污腐败、豆腐渣工程,也有利于管理民主的培养。


       第十二讲 总结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改革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成就:
GDP年均增长9.6%,中国成为第四大经济实体
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7%,中国成为第三大贸易国
2.3亿人脱离了极端贫困
问题:
国企改革尚未成功
城乡、地区差距
金融脆弱
环境可持续性
1990年代初国际经济学界对中国和苏东改革的看法
不看好中国的改革:
没有进行彻底的私有化
价格和资源配置双轨制
看好苏东改革,因为按照华盛顿共识推行了休克疗法:
价格自由化
私有化
财政平衡和宏观稳定
认为苏东的经济会经历一个“J”型曲线,并很快超过中国
实际结果
中国自1990年代以来持续高速增长
苏东经历了高通货膨胀,而且不是经历了“J”型曲线而是“L”型曲线
为何经济学大师未能有准确的预测
理论的功能在于解释现象或是预测现象
经济学大师未能开出好的药方,做出好的预测,原因可能有二:
经济学大师未了解现代经济学理论
现代经济学理论存在不足之处
原因应该在于第二点
现代经济学的暗含前提和推论
现代经济学的暗含前提是企业有自生能力,其推论是: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如果一个企业不能获得可以接受的理润率,原因在于管理的问题,而管理的问题来自于:
公司治理
产权
政府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扭曲
华盛顿共识以及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就是这种理论前提的结果
企业自生能力和计划经济中的制度扭曲
在计划经济中的许多企业是赶超的产物,在开放竞争中是没有自生能力的
在计划经济中,对价格的扭曲、资源配置的干预、企业激励的抑制和自主权的剥夺是内生于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
公司治理、产权、政府干预、预算软约束、缺乏积极性、低效率等是上述扭曲的结果,所以也是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的结果


理论和对现实世界的观察
理论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现实世界,但也可能限制人们认识现实世界,在在积极性低,产权、公司治理、自生能力问题并存时,只会看到前者,而不会看到自生能力的决定作用
Sachs, Blandchild等认为计划经济的问题是由于产权、计划、缺乏市场竞争、公司治理,政企不分等问题
科奈认为预算软约束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
根据现有理论的改革治标不治本
苏东
私有化以后,预算软约束继续存在,补贴不减反增
休克疗法,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我国的改革,有效的不是设计出来的,设计出来的受现有理论或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影响,同样事与愿违,以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例:
利润留成、承包制,生产率提高,利润率下降,国家的补贴不减反增。
股市—上市公司几年后变成垃圾股,散户投机;引进机构变成庄家操纵。
政企分离变为翻牌公司
不治本的原因:自生能力,社会性负担,政策性亏损,政策性补贴,预算软约束和公司治理及产权改革的无效性
自生能力问题的普遍性和华盛顿共识的失败
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
对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的支持的时间长度决定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人口规模的大小,银行呆坏帐,裙带资本主义,通货膨胀,收入不公,外汇不足,国内资源不足,开始借外债,最后出现危机,中南美洲和东亚金融危机。
IMF Conditionality 假定企业有自生能力,不是阳奉阴违,就是造成经济崩溃,导致Easterly 所称的“迷失的二十年”
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马歇尔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充分信息、没有交易费用、企业有自生能力等暗含假设之上
新古典经济的发展在于根据需要放松上述暗含假设
科斯和交易费用
斯蒂格勒和信息,
斯蒂格里茨和信息不对称
自生能力引入发展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重要性
自生能力和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升要素禀赋结构
赶超的憧憬和正确的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改革的目标和渐进改革的合理性
自生能力和我国的改革
现有改革的问题
金融
贪污、腐败
地区差距
国有企业
国企是上述问题的根源
政策性负担和国企改革
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
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以及产权、公司治理改革的无效性
剥离政策性负担和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完成和其他改革的完成
自生能力和发展经济学中的热点问题
自生能力、要素禀赋、产业结构、金融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比较优势战略、赶超战略和发展经济学中的热点问题
资本积累
技术创新和转移
开放度
金融结构和金融深化
宏观稳定
就业结构和城市化
收入分配
结语
计划体制源于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向市场体制过渡的完成,有待于企业自生能力的重建
引进自生能力的概念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扩充

    返回林毅夫论文专辑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