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以生为本构建生态课堂的思考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以生为本构建生态课堂的思考
 

谢齐生   马鞍山市丹阳中学 

   摘要:构建生态课堂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方向,它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观念支撑下的课堂形态。如何构建?笔者从四个方面作一些阐述和探讨,以期引起我们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尊重  关注   唤醒   激励  

党的十八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就是要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让我们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发展始终活在系统之中,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课堂[3]是一种一切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景。与传统课堂相比,它强调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教师构建生态课堂必须把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唤醒每个学生自觉意识与潜能,激励每个生命茁壮成长欲望,作为基本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一、树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意识

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这是构建“以生为本”生态课堂,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科技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渠道多样化,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垄断地位被动摇,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因势而为,应该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指导学生如何获取所需知识,即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及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简言之,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共同体”;由传统课堂的“教室”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学堂”,让教育本义真正回归。

其次,要把学习的思维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自己解放自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再次,要结合学情与课标,整合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教学。第一、教师要有课堂“教”与“学”的目标意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自己要知道“教什么”,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学什么”。第二、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指导、帮扶、支撑作用,教师要做扶手,当拐杖,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也就是“怎么教,怎么学”。第三、教师通过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多元认知的发展,所以侧重于检测“教得怎样,学得怎样”。[2]精心准备每一课堂教学,一方面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一份责任。

二、关注生命健康成长的多样性

生态之所以为生态,不仅仅是因为有生命,还因为生命的多样性,大自然界各种生物各有天性,各有长处,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构建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其基本特点就是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生命的多样性,促进生命的共生性。从生态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育,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习惯于社会化、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成功与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甚至忘却了教育的本真,这种现象就好像我们对所有的植物施同样的肥料,并指望它们都能结出苹果那样荒唐。

教育首先要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差异,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让孩子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体验成长,就像冰心先生说的“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当然,并不是任其自生自灭,听其发展,因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适合的各种建设人才,是让孩子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所以,我们的“生态课堂”不是“不管理”、“不考试”,而是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保护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创设出自然的学习成长环境,只有我们认同“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我们才能不歧视他们,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我们的学生也是这样,正因为存在差异才能让我们的教育色彩斑斓纷繁复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要学会善待、宽容、接纳、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关心、尊重和激励中不断成就自我,不断获得身心发展的增值。

学生的发展其实是社会化的过程,为了适应将来的生活,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活动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同时也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生态课堂”应该是“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基”、“为孩子未来幸福奠基”的课堂,需要教师备课慎思,认真思考碎片化的知识从孩子们的记忆中淡去时,我们的教学能积淀在孩子头脑中的是什么?所以,教育需要站在学生一生成长的高度,俯瞰课堂与学生,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爱因斯坦曾说:“什么是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学校所学全部忘记后剩下的东西”。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绿色而生态的素质教育。

三、唤醒自主学习意识激发潜能

生态课堂是愉快的课堂,愉悦是一种幸福,快乐的心理状态,唤醒学生沉睡的学习潜能,给青少年学生以幸福的童年不仅是教育的目标,也成为教学过程的追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把他们发掘出来,唤醒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第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寻找“立体的学生”。不同的环境里,每个学生优点显露的机会并不均等。[1]应试教育为主的今天,文化课成绩好的,优点就容易显露;往往技能则未必被人看重,而当我们学生走向社会以后,情况可能会恰恰相反。不妨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寻找学生“闪光点”,走进一个立体学生。

第二、满足学生“好动”、“娱乐”的需要。课堂教学中要以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皮亚杰说:“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爱”兴趣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作用,所以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生活化、活动化、游戏化。要在玩中学,学中玩,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满足学生“依恋”、“被爱”的心理需求。青少年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怕被老师指责,怕同学讥笑,怕没有好朋友同他们玩,他们十分崇敬老师,热爱老师,喜欢取悦于老师,以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种爱是非常单纯而纯洁的,因此课堂教学中要诱发学生产生快乐的情绪,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尊重,少一些体罚,少一些冷漠。因此老师有责任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感受到深深的“爱”。

    只要学生能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中找到自身的价值、信心以及得到“爱”,学生的潜能就可以被大大唤醒,甚至会不断被放大。

四、激励生命成长欲望演绎精彩

我们教育对象是“正在学习成长的生命”“教育就是激发和现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来,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1)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仅仅以分数来衡量,否则会在青少年内心投射挥之不去的阴影,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作为生命个体,有茁壮成长的欲望和权力,作为一名教师,理应尊重与激励,更要关学生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与提升,引导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营造自由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生命渴望。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高扬“健康课堂”的旗帜,通过设计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采取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创设自信和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营造自由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生命渴望,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让课堂生机盎然。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生命成长,让生命演绎精彩。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这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信守这样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为学生终生发展的奠基工程,通过心理品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实践体验的训练,学校、教师、家长的相互配合,营造了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了一种生命成长和谐,让我们走进智慧课堂,共同体味,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的绿色生态课堂,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关注生命、运用智慧、创设环境,师生一起成长,一起体味,共同演绎生命的精彩,共同营造绿色的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朱慕菊

2.《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张行涛、郭东岐

  生态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J 课程与教学  20089

            备案序号: 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