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课程改革与备课管理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课程改革与备课管理

董义大 薛镇初中

摘要:文章指出了目前部分学校在备课管理上存在的形式化的现象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备课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人早就阐明做一件事之前做好准备工作的必要性了。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由于涉及到多种因素,其复杂性和难度是许多其他工作所难以比拟的,因此,上好一节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自然是很必要的。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是深深懂得这一点的,各类各级领导似乎更懂得这一点,因此,备课管理向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得到十分的重视。但目前很多学校特别是基层地区的广大学校在备课管理工作中是怎样做的呢?存在着哪些问题?其效果又是如何呢?

一、目前备课管理所常用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1、定期检查

目前不少学校对教师的备课管理主要采取定期检查教案的形式(有段时间所讨论的“教案姓公还是姓私”的问题其实是这一现象的另一折射),或一学期两次,或一学期数次不等。检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或检查盖章并作专门记录,或在学期末收缴教师的备课笔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事先把检查的日期告知待查者,或事先把检查日期和被查人员姓名写在学校教务部门的教育教学管理计划之中,或事先在教务工作会议中通知。这种检查的形式如果排除与人为善的成分,其检查效果是值得人们怀疑的,有一种很浓的“为检查而检查”的意味。因为从上完某一节课到被查的一段时间的空隙中教者完全可以补备(实际上大多数是进行补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不能称为备课,也许姑且可称它为课后备课。但这种课后备课的作用与意义却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并不是一种自觉的课后反思行为。

2、检查课时

不少学校检查教师备课也只是数一数备了多少课时,至于备课的内容及质量虽然也为检查的目标,但由于工作量大或难以定量与定性,再加上不少学校教务部门工作人手有限等原因,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部分教师在备课中为凑课时而凑课时的现象。有的教师以所讲授课程的内容的章节为课时,有的则笼统地表明本部分内容需多少课时,当然还有用测试卷或学生作业来低值课时的,等等,不一而足。

3、检查教案

目前,不少学校备课管理实际上就是等于检查教案。看你备没备课,备了多少课,备的怎么样,就是看你是否写有教案,写了多少教案,教案写得怎么样——甚至教案书写的字迹是否工整美观也往往不失为标准。这种情况下于是出现了抄写教案的现象,或抄课本内容,或抄教参资料,或干脆抄出版物上现成的教案——从教案上看部分教师的教案只是教材的翻版,有的则是特级教师教案的翻版,大家从教案上过了一回特级教师的瘾。其实,备了课并把它书写出来,当然是备课的应有之义,但也应知道写教案并不等于备课,备课也不只是写教案,更何况在写教案的过程中还难以排除抄写教案的南郭先生呢。课上得认真,课上得精彩,也有可能教案写得认真与精彩的。但应知道教案写得认真与精彩,课却不一定上得认真与精彩;教案写得认真与精彩也不一定是认真备课的结果。一节课备的是否认真,是否充分,是否够质量,只能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才能看出来。

4、事后行为

与上述的定期检查和只查教案相联系的一个明显的缺陷是执行一种事后行为。一节课上完了,是否认真备了课,课备得好否,是否写有教案,教案写得漂亮与否,其实对于那节已上完的课来说已没有多少意义(这与倡导进行课后反思或写教学后记并非一回事),何况还有很多备教不一致的现象存在。

总之,上述这种教案检查作为备课管理的一种形式显然是形式主义色彩较为严重的,也是难以达到备课管理的目的的。

那么,造成这种备课管理形式化严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二、备课管理存在误区的原因

1、管理目标不明

目前不少学校备课管理的目标仅仅定在希望教师备课或希望教师认真备课上,至于希望教师备什么样的课以及怎样备课等等,不少学校的教务部门却并不甚了然。当然各类各级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的确有不少教育教学上的行家,但毋庸讳言也不缺乏不少外行。特别是随着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部分学校的领导并没有及时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没有与时俱进地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在备课管理上难以抓住关键也就不足为怪了。在备课管理上领导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甚至说了外行话的现象也时有出现。当然,我们不能苛求教务部门管理人员精通各门功课的教学,但也应该看到部分教务管理人员在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上并不比普通教师先进,这一点已限制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教育教学的管理除了是一种技术上的管理,更多的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的管理,管理者必须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2、对教师的评价与备课管理相脱节

目前,不少学校还在用应试教育的那一套理论和方法来管理与评价教师,以学生的各种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重要手段,忽视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关注,对教书育人的“育人”那部分工作往往相当漠视。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传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以及是否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方面的工作往往不被重视。这些评价标准和做法导致不少教师钟情于知识技能——主要是应试技能——的教学,钟情于题海战术,而不愿意花时间与精力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思考教法。不少教师宁愿少备一些课而多占一点学生的时间,因为他们在那种高耗低效的管理模式中已经总结出,要想学生取得好成绩必须去用时间跟学生“磨”。不少学校也大力鼓励教师多“上堂”(利用各种形式的自习课给学生上课),对教师不按计划上课(主要是多上课)、任意拖堂以及乱补课(课内免费补课)等现象采取放任的态度。再加上不少学校把学生成绩与教师的评优、奖金、晋级等待遇挂钩,更促使了不少教师愿意多上课而少备课。其实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一种最根本的教育教学资源,而上述的学校与教师的管理与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与党中央国务院所规定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精神背道而驰。前些年社会上畅销一种“向45分钟要效益”的书,这已表明社会对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渴望。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与高质量的备课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相挂钩。

3、师资不足和分工不均

造成上述备课管理工作中的形式化现象的原因还在于部分学校在人事安排上存在的主客观因素。近年来由于教师队伍流动局面的扩大,部分学校部分科目出现了缺少师资的局面,于是出现一个教师教几门课、一个教师教数个班级以及教师跨课头任课(所带班级不是平行班)的现象。这些因素客观地影响了教师有计划高质量的备课。再加上部分学校人事安排上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教师任课任务畸轻畸重的现象也较常见。这些人为分工的不均既影响了部分教师高质量备课的积极性,也给学校备课科学管理在操作上带来了不少困难。

4、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

前些年实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一定程度上增加广大教师的经济收入,调动了不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毋庸讳言,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地方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缺乏科学性,并没有完全调动教师的主动工作、潜心钻研的积极性。一方面作为教师创造性工作的一部分的备课工作与绩效考核联系并不紧密。另一方面因考核制度所形成的竞争环境又从另一角度影响了教师的集体备课和相互切磋。

三、改革建议

1、多听课,少看教案

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上课设想的一种方案,这种方案的好与坏当然只能由上课这一实践来检验。经受住了课堂教学的检验,受到了学生欢迎,教育教学效果好,就是高质量的备课,反之,就没有备好,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教务管理人员要多亲临课堂教学的第一线,得到直观的印象,并由感性达到理性,这样才有发言权,这样发言才有说服力。否则只能隔靴搔痒,很难触到实处。何况听课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提高的过程,再有水平的人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毫无疑问的。

2、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少一点主观评说

一节课的好坏首先要由学生说了算。学生喜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有了不少收获,什么人说不好恐怕也难以有说服力。反之,一节课下来,学生很厌恶,学生毫无收获(或少有收获),学生一点求知的欲望与热情都没有了,什么人说好也都是枉然。因此从学生的说法中寻找依据用以检验备课的质量应该是靠得住的一种不错的方法。

3、多支持,少管制

教师的工作是有特殊性的,它需要教师的创造性,需要教师在工作上有追求的热情。因此,教育教学工作更需要一种人性化的管理,而不只是硬性管制与物质上的刺激。针对一节课来说,更多的功夫在“诗外”,因此,教务工作管理者要从物质与精神多方面给予教师以支持,要给教师创造学习、深造、钻研、探讨的条件与氛围,要为教师创造敢于创造的环境。

4、改善评价制度,进行科学引导

不仅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还要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不仅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要评价教师融注在工作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教师做人格高尚的教师,做有追求的教师。既发挥学校作为评价主体的功能与作用,也要发挥学生及其家长作为评价主体的功能与作用。同时要积极倡导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进行互评及自我评价,促使教师做自我反省型教师。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

5、不只进行技术管理,也要进行思想管理和精神激励

教育教学管理既是一种技术管理,更是一种思想管理、精神管理。学校要塑造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唤起教师职业献身精神。教务管理工作者要少看文本,多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通有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让思想与思想在碰撞中产生创造的火花。

   总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展开,教务工作的管理者也要有锐意改革的精神,对教师的备课管理从内容、形式到评价方式都要进行大胆的改革,这样,才能唤起教师的创造性,才能培养出富有教育教学个性化的教师。

            备案序号: 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