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q.blog.sina.com.cn/chbklm

  中华博客联盟网站  中华博客自己的网站    
               
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穷国穷在哪里?

                -制度与经济增长

 世界贫富加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最不发达国家那些皮包骨的儿童图片催人泪下。但穷国贫穷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穷国过去曾受殖民者的掠夺,今日贫穷是历史的结果。但今天也有许多曾经是殖民者的国家跨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还有些未曾当过殖民地的国家仍然很穷。怎么能总把现实的贫穷归因于遥远的历史呢?

也有人认为,穷国穷是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但战后国际机构与各国政府向穷国提供了不少援助,亦有私人资本进入穷国,技术也引进了,为什么仍然穷呢?

近年来还有人认为,全球经济一体使富国更富,穷国更穷。但是事实还没有哪个国家由于开放而变穷的,相反倒有许多国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由穷而变富的。

这些说法都把穷国之所以穷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其实一个国家之所以穷关键还是内因而不是外因。找出穷国之所以穷的另一个方法是看看历史上那些曾经贫穷的国家是如何变富的。

在近300年之前,全世界都是穷国。但从这时开始一些

国家走上经济增长之路,脱贫致富了,但仍有许多国家仍然在穷着。这些首先变富的国家中英国是第一位。是英国变富的不是资本积累,不是工业革命,也不是海外掠夺,而是制度,是一种与其他国家全然不同的新制度。在英国之前,中国已有相当发达的技术,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在海外掠夺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但他们却没先富起来。这些国家所缺的正是这种制度。

英国变富的关键一步是16-18世纪期间圈地运动中私有产权制度的建立。在当时一些人看来,这是“羊吃人”的罪恶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是经济增长的开端,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会过分。私有制符合人利己的本性,它保证个人努力的成果可以排他性地由自己占有。这就鼓励了人们努力从事经济活动。私有产权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贸易,从而形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都是一国富起来的唯一正确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度称赞了这种制度所带来的飞速经济增长,以及在改变世界面貌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的基础是私有权。但要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还需要有很多配套制度。例如,有利于交易的货币制度,作为私有产权内容之一的专利与版权制度,保证交易的合约制度,市场运行必不可缺的诚信制度,按效率分配的分配制度,是企业高效率运行的现代企业

制度,以及与这种经济制度相一致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多元化意识形态。一个国家的这一套制度越完善,这个国家就越富裕。

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强调“增长的路径依赖”。这是指一个国家只有建立了私人产权和市场经济,才会走上增长的良性循环之路。人们都认为资本积累重要,但没有保护私人产权的制度,谁会储蓄和投资呢?人们还认为,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没有保护发明者权益的专利制度谁会去发明呢?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人们都把企业家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没有按效率分配的制度,能有企业家产生吗?没有现代企业制度,由企业家的用武之地吗?有一套适应发展的制度,没有钱,会有钱;没有人,会有人;没有技术,完全可以创造出技术。所以说,制度是一国致富的关键。

用这种历史的经验来看今天的穷国,它们缺的不是资本和技术,而是一套是于经济发展的制度。不是全球化是它们更穷,而是它们的制度注定了它们要穷。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指责历史上殖民主义如何也是没有用的,致富之路还在于建立市场经济制度。马克思说过,一切落后国家都要走先进工业国家所走过的路。我想这条路应该是市场经济之路。

看看当今世界那些最穷的国家,或者仍然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框架;或者战火纷飞,沦陷于种族仇杀之中;或者没

有摆脱传统社会的约束。这些社会的共同特点是私有财产在法律和现实中根本得不到保证。没有走上“路径依赖”的轨道,何谈发展。发展经济学家讲了十几年的发展,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资金,结果呢?没有什么结果。正因为如此,发展经济学回到了新古典经济学,世界银行现在最关注援助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回顾一下战后那些脱贫致富的国家,也不乏曾经保守殖民主义摧残者,但在建立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之后,在后期二三十年间不就发展起来了吗?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也是制度变革的结果吗?天还是这片天,地还是这块地,人还是这些人,但制度变了,一切也都变了。

穷国的穷不在殖民主义历史、不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不穷在缺乏资金和技术上。它们穷在缺乏一个市场经济制度上。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前提,这是当今经济学家一致的共识。

1、          你是任何认识制度对增长作用的?

2、          结合我国实践说明制度对增长的作用。

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货币政策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刘伟

      一、中国宏观经济失衡有哪些新的特点  

  经济体制改革28年,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替代了计划机制的支配地位。不管对判断程度上有多少分级,不管对市场质量上有多少评判,市场在中国资源配置方式和过程中起着支配性、基础性的作用,这是一个基本事实,是体制改革的背景。  

  经过28年发展,中国GDP快速提升。按照世界银行2005年公布的全球不同人均GDP水平分类,低收入的穷国平均是500美元,中等收入偏低的几十个国家平均是1746美元。我们从最穷的国家提升到中等收入偏低的国家,初步达到小康。我们上个世纪80年代穿越了温饱,进入21世纪初步达到小康。在这样的发展和体制背景下讨论和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失衡就和过去不一样了。在这种发展和体制背景下,宏观经济失衡有五个新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过快,但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改革开放28年来,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每年增长13.5%。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学的分析,能够承受的波动上下限是9个百分点。往上加只要不超过22.5%,中国经济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可以接受的;往下减到4.5%,会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过低而导致衰退。如果22.5%是上限,2001年到2006年我们固定资产增长连续40多个月超过23%,也就是连续40多个月超过上限。由此产生了一些矛盾,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生活感受都有体验。  

  与此同时,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无论从厂商存货的增加还是消费品价格长期低迷,都表现得非常充分。原因肯定有其客观性:中国经济属于工业化加速期,这个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客观具有长期加快的趋势。笔者查过美国、日本、新加坡高速增长期,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也是长期偏快,曾经也是每年增长30%以上,可能有它的阶段性。但中国的阶段性似乎过于显著、突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长就减少0.56%。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如果增速超过23%,它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长就减少0.8%。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达到30%后再增加1%,消费需求就是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排斥挤压了消费需求。此外,还有收入的差距:高收入群众意味着消费倾向低,消费边际倾向也低。收入差距不仅仅是合理不合理,还涉及到均衡与否。

  ()物价总水平很低,但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很高  

  今天物价比昨天高得越多,越担心明天比今天更高。据统计,从199711月开始,中国物价的增长是负的。2001年、 2002年是零物价(1%)。中国经历了30多个月的负物价和20多个月的零物价,略有上升之后现在又开始回落。2006年物价比 2005年还低。应该担心通缩而不是通胀。但老百姓对物价的感受和物价局的物价指数不同。物价指数编制的方法是科学的,住房消费支出属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并未统计在物价指数内。但老百姓感到吃、住、医疗、教育价格不断增长,并不认可统计学上的区分。  

  ()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回升,但失业率有所提高  

  1998年至20035年间,平均每年经济增长7.3%,失业达500万人。2003年至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10%10.5%,速度比前些年高出3个百分点,但是城市登记失业率2005年是 4.2%,有所增长。原因很简单:工业化、市场化。1985年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就业岗位140万个;1995年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就业岗位 170万个;现在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就业岗位不到90万个。 

  ()生产产品过剩的同时,生产能力也过剩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不断扩张。这种扩张应该有市场作为支撑,但市场出现了问题。2006 6月商务部对600种消费品调查,有70%产品过剩,卖不掉。消费品供不应求的一个都没有。对 300种生产资料调查,将近80%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仅8%左右,其他平衡。产品过剩使生产能力闲置,企业普遍开工不足。

  ()内需增长乏力的同时,外需扩张迅猛  

  外向型程度,即进出口贸易占GDP总量的比例高达60%。美日等国际贸易大国长期保持在20%左右。大量外资引入、外资项目的基本产品是出口、中国很多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等系列原因导致国际收支领域的失衡。内需不足的同时有大量的外贸顺差。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么多外汇储备不动,就是把美元抬高。美国财政部印了那么多钱,满世界撒。我们的大量外汇储备就是对美元的高估。我们现在的问题很现实,外需扩张这么猛,同时内需增长乏力。这两个政策目标解决起来是相反的。  

  二、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有哪些新的局限性  

  针对上述五大矛盾,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有哪些新特点?新局限?  

  ()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总量目标的选择越来越困难,选择空间越来越小  

  1998年以前,中国经济多数是需求大于供给,所以采取紧缩。1997年政府工作报告讲,整个九五计划适度紧缩保持不变。19986月之后中国经济过剩。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讲:整个十五计划期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保持不变。现在要开十七大。中央也好,国务院也好,整个十一五期间保持什么方向不变?没有人说,因为没法选择。如果要扩张,刚才讲了五大矛盾,再扩张会出现什么样局面?紧缩可以吗?失业率会成倍增加。所以扩张不敢扩,紧缩不敢缩。  

  前段时间笔者接受媒体采访,媒体发稿标题是《刘伟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终于到了中国政府无所作为的时候了》。现在客观经济情况复杂,跟过去大不一样。总量目标很难选择。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方向及方向性受到严重干扰  

  是稳健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财政赤字取消了吗?还是几千亿的财政赤字,没有明显减少,2006年比2005年还有所增加。国债没有任何的减少,比前几年成倍扩张。财政支出政策不惜扩大赤字。财政收入从1998年开始减税、出口退税、对一些高科技产业进行行业性免税等。 2004年后减税措施更加系统,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过去内资 33%,外资15%17%,现在压缩了。一系列的办法在减税,减税是扩张需求,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都在刺激需求。  

  2002年银根松动。2003年起零物价拉到正物价。2002年银行放款与往年同比速度快了很多。2003年春天想紧缩,为什么没有紧缩呢?20034月中国面临了一场灾难,就是SARS。这对中国经济打击有多大?我们搞不清楚。我们治理SARS最有效的手段不是医学手段而是社会手段,就是隔离。全世界隔离中国,全中国隔离北京。我们用全面停止正常生活为代价来应对 SARS。这时央行不敢紧缩。9月份央行紧缩措施出台。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央行货币政策始终在收紧。但是每一步措施不大。不是急刹车,是一点一点把速度压下去。这就形成当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向差别,一个扩张,一个紧缩。如果这种松紧搭配是主动和自觉的,就是好事;如果是被动和迫于无奈就值得深思了。这是宏观经济政策局限性的第二点。  

  ()政策实施的行为主体——政府行为产生了周期性差别——周期反周期  

  改革开放使地方政府获得很大权利,权利大责任大。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现在越来越像一个公司——盈利最大化。地方政府越来越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市长越来越像董事长,至少像总经理,目标是追求盈利最大化。这就形成一个关系。虽然中央是上级,但支持地方发展的经济动力,第一不是财政,第二不是银行。因为银行不听他们的,银行是垂直领导的。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和储蓄水平等高度不相关,这和经济学常识不一致。一个地方经济增长快慢取决于投资的快慢,投资的快慢取决于储蓄的多少,储蓄的多少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地方搞经济要投资,靠财政没钱,靠银行但银行不听他的,所以只能靠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因此对招商引资非常有兴趣。中央能够命令地方政府,但是地方政府不能命令。地方经济不能命令当地的企业和大干快上。他们之间是市场关系,得跟他们谈判,谈判得有时间和过程,得为他们架桥铺路,得让他们去银行抵押做基础。他们觉得你有诚意很不错才进入。他们纷纷进入后形成总需求过猛过热了,这时中央政府让他们下,可是地方太热了下不去。中央要求地方政府上的时候上不去;过热之后让地方政府下又下不来了。因为政策推出和实施有一个过程和周期。所以,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周期和反周期的博弈。  

  ()货币政策的需求效应递减  

  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前些年有争议。是不是开始显现出中国货币的流动性陷阱?我们连续降息反而储蓄总量在提高,这就是流动性陷阱。原因很多。流动性陷阱显现之后,即使政策收紧,对流动性的影响也不大。尤其对于中国老百姓,在其他投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影响并不大。所以形成现在中国的商业银行存贷差的压力非常大。这是货币政策在需求方面的效应局限,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变化。另一方面,如果采取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在需求方面使通货膨胀的预期降下来也不错。但是现在看来,尽管2003年至2006年一直收紧银根,但人民群众对通胀预期并没降低。从效应表现上看,中国货币政策的需求效应出现了新的限制。  

  三、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果需要注意处理哪些问题  

  面对新的失衡和政策的局限性,下一步宏观调控要注意处理哪些问题?  

  ()特别要提出引入供给管理  

  也就是说供给管理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的结合特别必要。从需求管理来看,以上讲的几个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局限:需求总量很难选择、需求作用相反、政策效应反向抵消。从政府行为来说,中央和地方政府反周期。政府从长期来说强调结构性政策,从发展来说强调区域结构,从增长来说关注有效、长期的增长,即技术进步下的增长,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技术创新支持的有效增长。这三大问题恰恰是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根本。三大政策体系是长期的核心。  

  从短期来看,供给管理引入也要有效。财政也好,货币也好,有需求效应,也有供给效应。变动需求对物价影响大,变动供给对物价影响小。我们要使物价波动性尽可能降低,这是比较稳妥的。所以对于供给管理政策的有效性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内需的管理和国际收支均衡的管理相结合  

  这两者相互矛盾。内需不足就要扩大出口,以外需来补充;而扩大外需又会加重国际收支领域的严重失衡,带来一系列其他方面的问题。《法人》杂志刊登经济学家樊钢先生的文章提出一个观点,看能否控制出口。现在顺差这么大,是不是到了抑制出口的时候了?但不扩大出口就业怎么办?扩大出口,现在过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带来的宏观成本以及微观上一系列问题怎么办?现在到了中国统一考虑内需和国际收支的时候了。我们说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其实没引入汇率手段。现在可能不引入不行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步性要提高  

  方向性判别不宜太大。控制的困难在哪儿?出现结构性矛盾和方向不同的时候,抑制投资需求过快,就会加剧消费疲软;刺激消费,投资需求矛盾会突出。宏观调控要取得收益一定得付代价。看哪一个矛盾构成对中国经济运行最严重的威胁。哪怕是同时加剧其他领域的矛盾,也要在所不辞。这不是学者的任务,是决策者的领导水平。学者要说清楚轻重,决策者要掂量出轻重,琢磨该干那一个。这是决策者的领导艺术水平和社会责任心所在。政府、企业、企业家、学者大家分别对社会矛盾做出科学的解释,我们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