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规”成“方” ,“矩”成“圆”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规”成“方” ,“矩”成“圆”

马鞍山市实验中学  唐华                

内容摘要:治校理班需建立系统的充满活力的制度,道德教育与制度遵守有机结合;对于制度,校长和教师的遵循,既是示范,更是情感的召唤;建章立制要因人、因地制宜,使其完善、发展;制度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建立、执行时刚柔并济;只有如此,才能滋养出个性鲜明、有尊严的大写的人。

关键词:规方矩圆  刚性制度  人文关怀  刚柔并济

我们常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它是用来劝诫人要自觉遵守条例法度。可是,你有没有注意语境,名言之前的“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意思是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可想而知,制度超越个人德才之上,它因人、因地制宜,只有好的制度能滋养出个性鲜明、有尊严的大写的人。

(一)建立系统的充满活力的规则和制度

1. 要想治理好学校,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制度。首先要健全学校章程,它是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和其他规章制度的原则基础。其次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理念系统,等等。还有要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它包括教代会制度、安全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课程制度、科研制度等。当然,从实践经验来看,对教师的管理评价制度是现阶段学校的重要制度之一。只有充分激发教师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以管理学中的“教师第一”催生教育学中的“学生第一”,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才有生命力。

2.大家共同讨论后达成一致看法的制度才是最充满活力的制度.“先来的先上车,还有权选择坐前排还是后排。 除了说一声‘谢谢’之外,搭车人不要先起话题,因为搭顺风车不是交朋友。 开车的不兴让人分担汽油费,如果想的话,应该自己找人组合拼车。要有绅士风度。如果排队等车的只有3个人,别剩下一位女士,要么男士让先,要么车主让三个人都上。”这是节选自美国某网站公布的经诸多网友讨论后形成的《搭顺风车公约》里“礼仪和规则”部分里的内容。你看,这样的公约并非顶层设计,也不具备法律效应,可是搭便车的人都愿意共同遵守。可见大家共同约定的“规矩”,就是“最大的公约数”,它具有约束力和凝聚力。

又如每个学校制定五年发展规划,这必须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集体讨论,群策群力,广泛参与,全心全意依靠全体教职工,激发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制定好后,还要做好宣传动员,集社区群众、学生家长、社会贤达等各个群体之智慧,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学校管理者组织研讨,把发展目标、任务等逐级分解,形成一个整体。学校中层领导再把这些目标、任务及时分解到每个教职员工的身上。每学年结束考核时,进行逐项考评,确保学校目标的全面落实。如果这样的“规划”,不把广大群众吸引过来,并参与进去,那么制定的制度仅仅是摆设,最多应付上面的检查而已。如果不是集中了广大教职工智慧和力量的的“规划”,那么这样的发展目标对于教职工又有多大意义呢。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不付诸行动,等于纸上谈兵。

3.道德教育的力量再大,也必须以制度为前提。南方朔在《别总拿道德说事》一文里讲了一个他经历过的故事:过去台大的学生搭车都不排队,只要车一来,大家就一拥而上,挤得老弱妇孺哀声乱叫。后来这事被登在了报上,读者来信说,台大是台湾的最高学府,而学生连排队乘车的公德心都没有。这事掀起了轩然大波,于是台大发起了学生道德运动,运动的压力的确使学生在等公交车时排队了,但公交车一来,排的队立刻大乱,大家还是蜂拥而上。可是今天,台湾的交通工具已多,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都自觉排队上公交车了。作者认为,台大学生不排队根本就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公交车供需不平衡的经济问题。本人对此不敢完全赞同,但最近听某校总务处的老师说了“换水龙头”的故事后,我信了。他说,学校男生厕所洗漱间的水龙头把子总是被调皮的学生扳坏了,换个不停,怎么办呢?学校领导为此伤透了脑筋。领导在升旗仪式上三令五申,水龙头依然坏。总务处想了个办法,把带把儿的水龙头换成了柱状不带把儿的,结果一学期都没有换过。由此联想到目前的“制贪”话题。我觉得,光靠道德教育和自律手段来治理贪腐,绝对没用,用制度来防范最要紧。

学生违反了校纪班规,比如自习课上聊天,影响其他同学,班主任就可以在指出错误的基础上,让他们参与到维护纪律的行动中.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惩戒的办法很简单:制度先行.只要班级公约中有这样的规定,违纪者自然就能够接受这样的惩戒.

(二)对于制度,老师的遵守,是一种示范,更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清晨,无论是寒风习习,还是暖风醉人,无论是秋叶簌簌,还是蝉鸣鸟啾,值周班礼仪组的学生毕恭毕敬地站在校园大门两旁,当老师陆续走进校园时,他们齐声说着清脆响亮的“老师好”,步入校园的老师,有的点头示意一下,而有的老师对学生的问候无动于衷,冷若冰霜,骑着电瓶车的老师视而不见,如入无人之境,开着轿车的目不转睛,绝尘而“来”。

在主题班队会上,老师总是将文明规范、礼仪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谆谆教导学生要以礼待人,见人要主动问好。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忘得一干二净呢?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全体学生列队整齐,面向国旗,行注目礼。但是,再看看旁边的老师列队,不乏左顾右盼、小声谈天,或随意走动的,三五个围成一圈的,更有甚者,升旗仪式时竟然撑着太阳伞防晒。

试想一下:当老师的教育主张与教育行为呈现出“两张皮”现象,自己说一套做一套时,又怎么能奢望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当老师对学生三令五申强调行为规范,而自己又信奉“自由主义”时,老师的威信何在?教育的效果又有何保障? 

(三)制度的效力再大,也要因人、因地制宜,使其不断发展和完善。

比如师德考核,让学生给老师打分,为了避免学生学生乱打一气,"好好学生"有利,让严厉的老师失利,不能公平评价老师,学校做了很多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让学生知道对一个老师的正确评价对老师很重要,对他们自己更重要,只有良性循环,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在操作上方法得当,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过程化,学生的评价占老师总体评价的比例由小到大,不断发展,而不是一下子完全由学生来评价老师.这个比例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变化着,而不是固定的.再次,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项目细致化,不要太笼统,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四)制度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1.制定制度要“刚”中有“柔”。班规不是约束限制,不是冷冰冰的制度,班规应该是整个班级充满情感的共同约定。制定班规的目的是满含温暖和关怀的,保护每个学生的根本利益,让所有孩子都享受到班规赋予他的权利。班规是师生的共同约定,班规是帮助和指导,是温情的告诫。例:我有个特别"狡猾"的学生.学校作息时间表上标注的早晨到校的时间为7:30,而我班制定的班级公约上规定的到校时间为7:10,到这一时间还未到班级的学生一律视为迟到.这个学生几乎每天都是在7:20-7:30之间到达班级门口.一开始,我也向他强调过班规,他没说什么;后来他对我说,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上规定7:30到校。我无话可说,干脆将班规上规定学生到校的时间与学校的时间统一。

2.执行时既要有“方”性,有时也要有“圆”性,即刚柔并济。同样,班规的执行也应该是充盈帮助和指导的温情。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说“管是为了不管”,我们不是让制度管死学生,而是师生在制定、执行班规的过程中,让班规从一个毫无生命的制度变成一个有感情的共同约定,最终思想受到教育,行为得到提升。

(五)什么样的“规矩”,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方圆”。 因此,制定学校制度和班规要慎重。必须考虑两点:一是对人的精细化理解,一是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教育决策者对学生的理解更为重要。校长是学校培养目标和各种管理措施的制定者,如果心中没有对学生深刻而具体的理解,就无法形成针对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办学就可能处于没有灵魂的状态,甚至有的管理措施无意之中会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距离学生越远,越容易忽视自己的决策对学生的影响,但任何一项教育决策最终都回落到学生身上。这就要求,距离学生越远的人,主要是教育的领导者越要理解学生,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这里有两份材料:

衡水中学的一名高一学生说:每天530起床,545之前必须离开宿舍,拿着书到跑操地点集合。跑操结束后,所有班级必须跑步上楼早读,638,班里的80多个人全部离开教室的时间甚至可以用秒来计算(当然除去七八个不吃饭的),为的只是能吃到早饭,因为7点前要回到教室上自习。如果去晚了,在楼道堵5分钟,排队5分钟,来回7分钟,最多只能有3分钟早饭时间……在衡中生活了3个月,才明白什么是人间炼狱。(选自《南方周末》)

    笔者曾参观一市某名校,据说德育工作做得非常好,我看到班班墙壁上张贴者遵规守纪量化评分表,上面赫然写着:课堂里讲话一次,罚写检查500字;若大声尖叫,罚写检查1000字。

     读罢令人深思:何为“名校”?是不是以考北大、清华的多少为标准?是不是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尊严为代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唯制度是从,再辅之以道德教育的力量,锦上添花,相得益彰,必能迸发出光彩!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