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农村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的措施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农村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的措施

                      和县新桥中学   魏正水  

    摘要:校园文化的建设迫在眉睫。但当下的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遭遇诸多挑战,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学校本身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不是一时之功,但学校并非无可作为。本文试从四个方面阐述农村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校园文化;物质焦虑;价值观;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并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正经历着自我觉醒,自我确立的艰难历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这一阶段逐步形成,因此,校园文化所包含的校园价值观和校园精神,不仅渗透到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并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得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当前,社会正在经历剧烈的变革,传统受到挑战,新观念尚未建立,现实主义、拜金主义思潮正在侵袭人们的思想,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很容易发生错乱。正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儿童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笔者是一名在农村学校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教师,对农村学校的发展及学生的成长深感忧虑,也深感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农村学校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现实背景,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迫在眉睫,而且也面临诸多挑战。概括地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物质焦虑渗透到校园,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隐性的阻碍

这些年,虽然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和对农民反哺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但由于大多数农村受区情、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的限制,发展的步伐相比较城市而言,显然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1),这是显而易见的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与此同时,与广大的人群相比,农村中确实有一部分人率先""了起来,其中的少数人虽然财富的积累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但他们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在农村大肆炫富,让一些人错误地认为"金钱决定一切",勤劳、善良等美好的品德"不值钱",因而价值观也发生偏离。

另一方面,相比较物质文明的发展,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这些年不仅没有得到发展,反而有越加滞后的趋势。文化精神产品相对缺乏,而固有的乡村文明的根基正在发生动摇,一些人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烈,这一现状不仅会让广大农村弥漫着迷惘的情绪,也让很多人的内心充满着焦虑和不安。这些情绪不仅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也对农村学校的教育产生阻碍。

    2、农村“精英”的出离,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性格、习惯以及价值观的影响日益显现

我国农村人口总共有6.75亿,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1.8亿,占比26.7%2)。而根据笔者近些年对本镇所做的调查,外出务工的人口已超过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从人口的分布特点来看,外出的大部分人是青壮年,是文化层次最高的人群,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人群,他们"出离"之后,乡村只留下年龄较大、文化层次低的年老体弱的人,这些人在充当监护人的时候,很难对青少年、儿童心理、习惯养成和价值观的形成加以有效、积极的引导。而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年青一代,由于缺乏鉴别力和正确的管教、引导,很容易受不良的风气影响,多数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劳动习惯,信赖性强,抗压能力差,更有一些孩子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偏差,价值观模糊,法律意识淡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而更让人忧虑的是,曾经的"留守一代"又正成为新的生产力,他们将再次离开家乡,这些人因为成长过程中缺少关爱,加上所受的文化教育有限,当他们成为人父人母之后,又将会对他们的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手段。这一切,将会为未来的农村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

3、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肤浅

近些年,农村学校的学生规模明显下降,升学率的劣势进一步凸显,而在经济待遇等方面,相比较城里的教师,也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因素难免不对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对校园文化的认知还不够,一些管理者在实践中思想狭窄,顾此失彼,在操作中只重视物质硬件、管理制度、问题活动等""性文化建设,而忽视教工的知识业务水平、职业道德观念、工作精神风貌等""性文化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形式简单、内容陈旧,加上教育投入有限,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更多的是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并非无可作为。笔者以为,农村学校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因地制宜,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农村校园文化:

1、以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为切口,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校园是育人的特殊场所。要体现育人这一特色,就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传播文化,更具体地说,就要创造浓烈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要达到这一目的,校园环境的营造可作为切入口。很多农村学校的校园面积并不大,也并没有豪华的教学楼、办公楼,但朴拙的自然环境也不失野趣和特色,如果能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加以绿化、美化,循序渐进地打造一个袖珍花园式的校园并非没有可能。校园人文环境的创造,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设计、维护和创造。如果校园能得以充分的绿化和美化,不仅可以让校园拥有区别于其他场所的独特的个性环境,更会让学生的心灵得以陶冶,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这不仅会增强学生对学校热爱之情,也会让他们生发对家乡的美好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他的话也在他提醒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的空间,营造积极向上的书香氛围,让人文气息充满校园。笔者曾多次在农村学校的校园里看到:学校内的墙报、橱窗里不仅有名人名言,伟人的画像,还有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学校的显眼处也写有巨幅的标语,无论从校外,还是校内来看,都会发现鲜明的"育人"特色。这种特色不仅是对广大师生的一种熏陶,对校外的人也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2、以校风校纪为抓手,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校风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的体现,它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同时也决定一所学校的"产品"(学生)是否会合格。建立良好的校风,就必须从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入手,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如从校园卫生,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及日常生活的小事抓起,常抓不懈。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建立催人奋进的教育生态。 

    3、以培育校园精神为中枢,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是一种隐性的,又十分富有吸引力的亚文化系统。小而言之,它是一种潜在的、渗透在校园各个角落的内在精神力量。

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培育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二、培养全校积极进取的良好风貌。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让校园成为一个大家庭,让那些留守的孩子充分感受到温暖,也会对他们健康心态的培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着力打造尊师、爱生的环境,让""深入师生的心中,应该是学校一以贯之的自觉行为。与此同时,学校应大力倡导积极进取的精神,让师生的潜能得以激发,让他们的内心永远充满昂扬向上的动力,这样的校园才会充满活力和朝气,也具有不可战胜的校园精神。

4、以文艺、娱乐形式为纽带,带动校园文化建设

农村学校的学生精神生活比较单调、乏味,而他们正是活泼好动,思想活跃的年纪,如果能引导他们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娱乐身心,陶冶心情,这对他们的成长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多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坚持以活动促教育,以活动来育人。比如坚持多年的道德实践感恩教育,每年一度才艺比拼,让学生们充分展示绘画、歌舞、戏曲等特长,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同时兼以开展捐款、助残、助老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以了解社会,关心他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让他们开阔了视野,让他们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注释:

1   新华社2014120日消息

2   2014年1月8日央视报道。

   参考文献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姜爱芹著 (《优秀博士论文选》,2009年第10期)

2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廖文德著 (南昌市教科所特级教师网)

3 《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月第一版

    4、《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