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沟通——解开农村留守儿童心结的金钥匙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沟通——解开农村留守儿童心结的金钥匙

                       当涂县塘南初中  籍小林

有关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2.55万,总体规模扩大;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1]

如果说农民工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则是更加弱势的弱势群体。少数留守儿童能在逆境的锻炼中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多数留守儿童在恶劣环境中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产生了这样那样问题,从对某县几个乡镇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五失”问题:

1)亲情失联。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2)心理失衡。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3)行为失范。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行为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

4)学习失力。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5)安全失护。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那我们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应该怎样解决他们面临的种种问题呢?显然最基本、最直接的是走近他们,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所亲、所思、所畏、所学,给他们情感以抚慰、生活以温暖、学习以指导、困难以帮助。

我以为以下几种沟通形式值得借鉴:

一、直接沟通

1)谈心沟通。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直接面对,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我们在师生沟通时应尽量注意师生的平等,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尊重,还要注意交谈的艺术。谈心是一种很直接的交流方式,它有着笔谈所无法企及的表情、动作,使得对话双方的心灵更加直白地碰撞,学生对老师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仰慕感,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也很容易为双方所接受。但也应注重几点,一要出言委婉。亲切的话语总是让人百听不厌,在与学生交流时尽量以朋友的口吻去交流,切忌以师道尊严自居,更不能口出恶言,使学生有口难开。二要讲究策略。在谈话前应理清思路,不要在说话时,言语含糊,表达不清,对于有些很直接的问题应该有的放矢,一针见血,以免避重就轻。对于某些敏感的话题不宜直入主题,应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或其它话题入手,以免学生三缄其口,沉默以对。

2)书面沟通。现在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要求学生写周记,通过周记和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这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当然这需要教师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能透过学生周记中的字里行间及时捕捉信息,然后进行必要的沟通,如写一段鼓励性的语言,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讲讲教师心里的一些感受等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也许周记就成为师生对话的工具和主渠道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还通过作业和学生交流沟通,在批改作业时不仅指出问题解答的对与错,通过字迹工整情况看学生的的学习态度,图形的美观与否看学生美术基础,订正的优劣看学生补缺改错能力等等,这样作业本也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途径,许多的反馈然我也写在作业本中,如:“做得真不错”、“希望你继续努力”、“以后可不要再这样粗心了”、“努力啊,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等等,也许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我也经常采取这种方式,当学困生作业写得比较好时,我就会给他画一个苹果加笑脸,旁边写上“你真棒!”或“你的作业越来越整洁漂亮了” 如果抄错题目或写错了,我会给他们一个温馨提示“你看好题目了吗?”“可以这样解题吗?再想一想!”

3)电话(网络)沟通。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达,电话已经普及,因此通过电话进行沟通已经是很容易做到并且是很正常的了。一个电话,一声问候,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这样的老师倾诉,师生沟通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随着当今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上网也就成了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这把双刃剑对青少年学生是好是坏是现今社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但网络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趋势将无法阻挡,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如何利用网络为我们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提供帮助。其实我们大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不是喜欢上网聊天吗?那好,我们就建QQ群,让喜欢聊天的学生都进来,我们教师陪你们聊,当然我们教师也应取一个好听一点的昵称,这样师生沟通是不是更自然一点呢?通过QQ聊天,作用确实很大,今年七(4)有几个男生,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纪律上也经常和老师唱反调,但他们打字的速度还是挺快的。他们和我聊天时就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他们告诉我:其实他们也很想认真学的,可是原来的基础太差了,现在怎么学也跟不上,有时候听不懂了就开小差或玩其他了;还有学生征求我的意见,说毕业后去哪个学校读书比较好。所以在网上,就避免了面对面产生的尴尬,学生也更愿意将心里话说出来。

二、间接沟通

1)成立“独立学生小组”。以“我能独立生活,我能独立学习。”为主题,交流独立生活经验,充分发挥优秀留守儿童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学榜样见行动”活动。我校八年级学生小张,家庭经济一般,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是个标准留守儿童。但他在校勤学好问,成绩优秀;团结同学,与几个学困生长期结对子,为他们解疑释惑,并能督促他们及时完成作业,成了班主任得力的助手。在“独立学生小组”开展的活动中,作生活、学习经验交流,让许多留守儿童明白,优秀学生是怎样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怎样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怎样缓解心理上困惑,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成人、成才上重要作用。榜样的引领不但为许多留守儿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因为同学就在身边,说的是他们正在经历的事,这样的观点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活动鼓舞了留守儿童,让他们有了更多战胜困难的勇气。

2)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在每个学期开学初期,以班为单位组织班主任和课任教师深入学生家中进行摸底登记,对留守儿童逐人详实填写档案,并在每学期开学初期及本学期结束时通过“家长学校”这一有利平台,组织“四老”家长观看如何赞赏、鼓励、教育孩子等方面的教育报告(“四老”即指留守儿童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针对“四老”家长较多,管护留守儿童的能力水平弱)。有的学校还请本校优秀留守儿童的家长介绍他们教育孩子独立自主,茁壮成长的成功经验,使“四老”家长们了解了如何有效的正确的与孩子沟通,对科学家教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有了充分的沟通,我们就能找到困扰留守儿童的心结,找到解开心结的金钥匙,这样我们就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让留守儿童在同样的蓝天下,同样的阳光中茁壮成长。

 [1]全国妇联近日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