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q.blog.sina.com.cn/chbklm

  中华博客联盟网站  中华博客自己的网站    
               
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中国通胀属于输入型吗?

    卢锋:国际价格外生这种小国模型假定基本不适用于中国
  【背景】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宏观经济预警监测结果,一季度预警指数为113.3100为理想水平),处于稳定状态的绿灯区。先行指数为103.0(1996年为100,下同);一致指数为102.6;滞后指数为102.0
  
相对于2月和3月的高通胀,4月份将低于3月,通胀的压力将有所缓解。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陈济军说。
  拉低4月份CPI涨幅的最大原因在于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在4月份的最后两周,尽管粮食价格高位平稳运行,但受供应充足刺激,蔬菜类价格大幅走低,有的品种降幅甚至达到50%
  不过,尽管通胀压力正在缓解,但4月通胀仍存在三方面压力:一是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PPI持续高位上涨,甚至反超CPI;二是核心通胀缓慢上涨,呈现出向上的态势;三是粮食特别是大米价格刚刚开始上涨。
  多家机构预测,继第一季度实际投资回落后,4月投资和出口将会继续回落,而消费则平稳增长。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认为,将中国从去年开始的物价上涨归结为输入型通胀缺乏经验依据。国际原材料、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内生于中国国内需求,应重视从国内总需求和货币角度理解和应对目前的通胀。
  卢锋指出,解释目前通胀成因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种,货币学派和非货币学派。成本推动型、结构型、输入型和过渡型通胀均可划分为非货币通胀论范畴。
  他解释说,非货币学派学者大多认同成本加成分析模型,即企业定价在加成平均成本上加上一个平均利润率得出。从平均成本来看,工资成本上升,或者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生产投入品成本上升,都属于不可控的外生因素,可以通过结构型或输入型通胀理论来解释。
  而非货币通胀论的关键假设为:成本因素外生性;企业定价独立性,即企业定价不但独立于竞争对手的策略,也不用考虑购买者对产品的总需求;以及货币供应内生性,即货币供应量会自动满足货币需求。卢锋指出,不同学派对于后两种假设有不同的解释,属于理论讨论的问题,而第一种假设比较容易通过实践来检验。
  满足该假设的前提是,经济体处于一个小国模型的环境中。卢锋认为,也就是说国际价格外生,与该国消费量不相关。一个小国的需求,对全球价格没有影响,或影响不显著;小国完全是价格的接受者。
  然而,实际中的情况是,中国对资源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长,很大程度上作用于世界总需求,对国际价格的影响非常显著。
  卢锋列举了四种矿物品、粮食和棉花的数据,以支持他的观点。近年来,国际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飙升,其中,精炼铜去年价格为2003年的4倍,原铝价格上涨了1.87倍,原油价格上涨2.32倍,铁矿石价格上涨2.74倍。价格上涨主要由需求增长而非供给下降造成。更确切地说,是由于此类产品供给弹性小,供给的增加没能跟上需求的增长幅度。
  2001年至2007年间,中国精炼铜消费增长20%,原铝消费增长52%,石油增长10%,铁矿石增长68%。七年间,四种产品的需求增速,分别上升30%2.5倍、25%10倍。
  初步计算,2003年至2007年间,中国大宗商品消费增量,对世界需求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精炼铜为55.9%,原铝为51.6%,石油为 33.5%,铁矿石(通过生铁消费量近似估算)为85%。简单平均贡献率为56.5%。卢锋认为,中国不仅不是小国,还是个超级大国。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国内需求的增长。
  在粮食方面,除大豆外,中国粮食消费对外依存度小且价格管制较为严格。与国际价格相比,国内粮价上涨尚属温和。而短期内政府有能力继续维持低价。
  在过去五年,中国棉花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已由26%上升至38%,净进口占全球出口比重从10%上升到30%以上。2001年至2003年,中国消费量占全球的25%,增量占全球增量的69%2004年到2007年,消费量占36%,增量占91%国际价格走高,几乎可以完全被中国需求增加所解释,卢锋说。
  卢锋强调,国际经济学中对贸易中的大国的定义为本国需求超过世界需求的10%,而中国在一些重要领域增量需求客观上具有巨型经济体地位。因此,国际价格外生这种小国模型假定基本不适用,中国应准确定位,重视立足大国分析和思维方法。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