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教育苦旅
   
打造优秀个人网站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你感兴趣的内容

                       
              
                  教育苦旅
             
——故乡教育之行静思

桐城市只是个县级市。县城规模也恰如县级市的身份,比一般的县大,比一般的市小。县城的老区一如当年狭小,而新区则要宽敞得多。经济上并无大型企业,但私营经济却很发达。我去过不少的乡镇,比比皆是的是现代化的厂房,里面也是现代化的生产线。不仅制造出大批量的商品,而且还制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制造出一批批现代的富翁。

我们这次是教育考察学习,对象是桐城中学和桐城实验中学。前者是百年名校,始建于1902年。后者是5年前新建的学校,进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建筑和设备。

一、母校的建筑文化的遗憾

怀念桐中的老校门。现在桐中的新校门,高大宏伟,据说当年翻建时花了不少银子,但大门两侧的房子一如35年前我上学时破旧,加上大门前的道路并不十分宽敞,因此总觉得新大门“自豪”不起来。记忆中的老校门,不大、自然而陈旧,但那份简朴却正是桐城文化的根基。“勉成国器”的校训就悬挂在门楣的背面,创始人吴汝纶先生的教诲,也就时刻高悬于每位学子的心中。

怀念桐中的照壁。照壁旧时有避鬼神之说,也有风水之说。当年第一次踏进桐中大门,对50米处那堵“墙”很是不解。越过那堵“墙”,操场、图书馆、大礼堂赫然入目,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遗风,桐中的照壁十几年前也给拆了,那也许是中国所有学校里唯一的照壁吧。

怀念桐中的小溪。小溪是从桐中北面五、六里外的金主庙水库引出来的,上高中时那条水渠我走过多次,就沿着龙眠河的南岸,还穿过一遍竹林,水库的大坝台阶是392级。水渠从校园北面进入,穿过教学楼的下面,顺着学生宿舍区一路南行,突然西折至食堂处,再向南穿过大门东侧的假山,然后向西穿过大门主干道,进入游泳池后西出校园。小溪水很清,是当年师生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更是校园一道历史的存留。那水渠可是见证了桐中的历史,更是桐中学子心中的一个念想。可惜这条水渠再也难寻踪迹了。

怀念桐中后面的小山。当年属于桐中部分的只是南半部,山顶一道石墙,从西往东半个圆弧。中间是凹地,缺口向南开着,犹如母亲的拥抱。山上没有树,布满了杂草,草不高,除了冬天外,三季常青。那是当年我们散步、看书的好地方。偶尔也翻过围墙,那是一定是隔壁的桐城县委党校晚上在放露天电影。现在的山成了给填成了操场,党校也成了桐中的新区。新造的塑胶运动场,散发阵阵塑料的味道。突然想起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起当年后山青草的芳香,想起那条我散步看书的小路。那小山可是师生休闲的地方,是学生自学的大教室,是学生放飞自由思想的好去处。

二、桐城遗风的名与实

桐城实验中学是一所全新的学校,统一征地,统一规划,分步建设,整体性非常好。学校给我们感受最深的不是现代化的建筑与设备,而是校园处处散发着文化氛围。

单是校徽的设计就溶入了祥云、浪花等元素,寓意有书山有路勤为径、书、树人、迎客松、六尺巷、培育、两校合并、强强联合、栋梁之才、祖国的未来。桐城实验中学的校训、所有楼房、花坛都取了很儒雅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出处,而这些出处大都与桐城文化密切相关。

遗憾的是学校没有提供这方面的文字材料,我们仅靠一些不完全的照片,也揣测不到真正的含义与出处。想上网搜一搜这方面的资料,结果很是失望,校园网上没有,其他网上更没有。倒是发现了2条关于桐城实验中学的负面网页,有学生骂老师的贴子:“桐城实验中学老师超贱,婊子养的”,还有“桐城实验中学6名初三学生群殴1名初二女生”的视频。这也许是极端的个案,而且也不一定确有其事,但心里却是很大的不快。

然而,我所了解的是,桐城初中最好的学校却是二中,这也是一所完全中学,因为二中校长是我从小学到初中的同班。桐城实验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只能是中等水平。学生宿舍楼,主要是用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电话、电脑、活动室,要有尽有。但看到的宿舍床位很多,大部分床上却没有被子,说明住宿的学生很少。名与实,不相符。

三、植根于桐城文化之中的桐城教育

六尺巷的传闻由来已久,也是桐城文化的一个缩影。张英的一首打油诗:“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道出了桐城人的善良与谦让,道出了为官的清廉与公正,还道出了对人生得失的理解与感悟。然而,就在到桐城的前几天,8亿资产的桐城商会会长刘克胜失联,成为当地人们热门话题。恰逢我的姐姐家被盗,损失67万现金。因此当我走过六尺巷的时候,心中却有着戏剧般的冲突。

桐城人对文化的尊崇体现在桐城文庙之中,它既是桐城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又是桐城古文学派的重要象征。始建于元末的桐城文庙,是用来祭典孔子的礼制性的建筑。桐城文庙是保存至今全国最大的文庙,之所以能躲过文革灾难,是由于当时为桐城县委县政府的食堂。唐代以后,桐城文化名人蜂拥而出,文化影响“出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产生了众所周知的“桐城派”文化: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曾国藩。而桐城人自己并没有以“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自居,倒是非桐城人却认为自己是桐城派的曾国藩才打出了桐城派的旗号。当年高考录取率只有5%左右时,我们不足50人文科班,名牌大学就有北大2名,复旦3名,华师大3名,武大1名,中大2名,厦大2名,西南政法1名。那是的桐中,应该是安徽省首出一指的高中,现在却只能在前三、四名徘徊。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基本上只有工资部分。而学校的学杂费等收入,政府却要拿走四分之一。

文革期间,斯文扫地,但桐城人对老师的尊敬却一如既往。这段时间后期,我正在桐城上小学和初中,见证了这段历史。不论你官位大小,人们一直是对老师尊崇有加,对文化人尊崇有加,对知识尊崇有加。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哪怕只有小学文化的人,谈古论今,犹如大学教授在讲学。一篇好的文章,很快就被人们风一般地传诵。就在两年前,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来马鞍山,就要了我的一篇散文《故乡的雨》。去年老师再次来马鞍山,他对我说:那篇文章给了正在上学的几位后代,人人都会背诵了。徽文化的遗训:“贫不丢书,富不丢猪”,孩子上学是每位家庭的头等大事。考上桐城中学或者考上大学,消息即刻传遍十里八乡。但不管你考上什么名牌大学,回家也得遵守家乡的习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暑假期间,田间做农活的,大学生比比皆是。不然,会被邻里指着鼻子骂的。中华传统的孝道、吃苦耐劳的精神、质朴节俭民风也是桐城文化守卫的净土。进出桐城国际大酒店,停车场上高档轿车比例很高,但我却嗅出点铜臭之味。是经济上去了教育下来了吗?是与世界接轨了还是我们正在丢失什么不该丢失的东西?

词典里说:“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有时文化也指文明”。桐城人说,桐城文化是对文化和教育的绝对的重视,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要象香火与血脉那样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一代大师吴汝纶创办桐城学堂,姚永概曾撰联曰:“吴先生为天下人才谋,不得乃施之一乡,其苦心可想;诸君子皆中国神明胄,惟学以竞于万族,看异日何如”。桐城文化,还蕴藏着“修身,持家,爱国,平天下”的抱负与理想。但这次故乡教育考察之行,我却有着一丝丝的对故乡教育、故乡文化的担忧。欣闻母校又添了2位院士,那还是30多年前的桐中的毕业生,据说后面的院士评选中桐中还有戏。但我想的是,再过30年、50年、80年呢?
        

                                                    马鞍山市实验中学 严 

                                                               2014628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