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博客联盟网站  中华博客自己的网站    
               
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第三部分 中国为什么能保持30年的持续发展

    中国为什么能保持30年的持续发展  

    19世纪中叶以来,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主导,是世界经济秩序的建立者。而那时的中国一直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虽然获得了主权独立,却始终被排斥在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圈的大门之外,没有属于自己的经济话语权。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经30年,新中国也将走过第60个春秋。进入21世纪,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面前。面对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禁要问:

  中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是什么?

  “东方醒狮”的活力源泉在哪里?

  为什么一夜之间全球都充满着“中国制造”?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真的可以成为“黄金搭档”吗?

  过去西方人谈到中国,喜欢把它比作远远站立的巨人,只知道很高大,很强壮,但究竟长什么样却不得而知。金融危机让更多人认识到了中国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中国在国际行动中的不可或缺。也许今天是到揭开这个巨人神秘面纱的时候了。

    一、东方醒狮让世界瞩目

  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一直在向全世界讲述“中国奇迹”这个传奇故事,没有人能够想象这个故事会如此生动。有人说三十年前中国迈出的第一步是逼出来的,不能否认,当一个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大事,“摸着石头过河”是我们当时在困境面前唯一能够选择的,回头看看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又有人会发出疑问:中国为什么会有三十年的持续发展?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也许通过寻觅改革开放前期的轨迹与方向我们能找出其中的历史原因。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和本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大量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西方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进行资本输出,逐渐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变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鸦片战争在打开中国国门的同时,也开辟了一个中国了解世界的窗口,外国企业在广州、上海建立的船舶制造中心,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成了中国工业化的起点,为实现自强的目的,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船舶工业、运输工业和纺织等轻工业。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新兴工业同时受到西方列强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双重阻挠,这时的近代企业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垄断性,很大程度抑制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共和时期,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对于本来发展就很缓慢的中国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西方列强纷纷通过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来扩大经济侵略,同时通过转嫁经济危机进一步控制中国市场。军阀混战时期,中国经济由于受战争和混乱的制约,发展速度更是缓慢。据统计,在工业化起步后的40年里,中国的GDP和人均GDP只有056%的增长速度,美国和日本分别为394%和244%。而在国民政府时期,由于垄断资本大肆进行垄断同时又与外国资本进行勾结,民族工业无法得到发展,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国家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边缘,中国当时GDP和人均GDP为负002%,这是中国经济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二次出现负增长,美国与日本分别为284%和221%。

  面对国民政府扔下的处于崩溃边缘的烂摊子,建国初期,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发展经济的确是件棘手的事情,而此时我们还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不得不求助于苏联老大哥,由于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照搬苏联经济模式和政治斗争方式,同时急于完成工业化,造成中国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滞后而使广大人民的生活处于极为艰难的境地。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使得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积极性受挫。随着这种局面的一再恶化,政治上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此起彼伏的群众运动忽略了经济工作,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量农田受害。与此同时,工业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也急剧下降。再加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我国重大的设计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被迫中途停顿,破坏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原定计划,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困难,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局面。

  八字方针提出以后,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然而接下来的十年动乱,又把中国置于崩溃边缘。在这场动乱中,中国的经济损失达5 000亿元,相当于1949—1979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6。社会总产值从93%下降到14%,工业总产值从117降到13%,国民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从55%降到负27%。

  客观地说,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里,中国的经济是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这使中国与西欧至少拉大100年以上。由于经济体制的落后,政治上的不断斗争,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可以说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几乎使中国沦落到了国空临绝的境地。

  纵观过去一百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这一百多年是欧美不断崛起的一百多年,是中国衰退和落后的一百多年。也正是这一百多年的差距积累,为以后中国的经济腾飞储备了厚实的基础,1840年我国GDP增长率为负037%,1978年增长到684%,人均GDP由负025%增长到539%,这种通过历史积累的能量是巨大的,也正是这一百多年经济骤变的能量在1978年得到逐渐释放,中国经济现代化逐渐走上了理性的轨道,毫无疑问,这种能量释放的强劲势头不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已经显而易见,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这种高增长率走在世界的前列。

    一、改革开放才是发展的“灵丹妙药”〖1〗选择市场经济很多外国学者把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视为近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增长奇迹”。的确,这个时期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来说不是一件小事,探究其原因,改革应该是推动这个变化的最大力量。而在这场大变革中,市场经济则显示出了其巨大的魅力,谱写了中国改革最绚丽的篇章。

  这是一个奇特的改革,这场改革的主题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国选择市场经济绝非偶然,历史已经向后人证明市场经济的独特魅力。据史料记载,在1 700年以前的1 000年里,欧洲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只有011%,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大致如此,630年才增长了1倍。而在步入市场经济的1820~1990年这170年间,英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了10倍,德国的增长了15倍,美国的增长了18倍,日本的增长了25倍。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江宁生摄。

  图片说明:1962年,在北京市西单自行车商店里,陈列着各种不同类型、规格和颜色的自行车,供顾客们自由选购。在当时的中国,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有所谓的“三大件”之称,是每个准备结婚的家庭的必备之物。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图片说明:2008年4月27日,北京车展迎来最后一个周日,展厅内依然人潮涌动。据统计,这一次车展吸引观众近55万人次。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家用车消费市场。

  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在总结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论观点。特别是分析了当前的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同时在现实中总结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原则,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也就是它的特征,即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运行机制上,实行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调控和政府管理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批注:读到这里,建议广大读者参考阅读《政府有效调控的市场经济》一文)

  事实上,已经有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之路在中国走不通。在当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指导下,国家制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不可否认,在当时计划经济的体制指导下,经济总量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有了显著的提高。有关数据显示,1952~1978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9%、82%、60%。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计划经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缺乏效率的,结果就是造成资源的误配置和生产的低效率,这也正是为什么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没有实现经济现代化。

  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1957~1982年间,中国国营的总要素生产率处于停滞或负增长状态,而制约要素生产率的根本原因则是计划经济本身的制度缺陷。因此,要想发挥要素生产率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改革既有的计划经济则是当务之急。改革就是制度创新,而效率则是改革的关键,当时中央提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正是看到了市场比计划更能提高经济效益,而这正是我们当时所缺乏的。

  选择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比起计划经济,更注意尊重人们的自主性,能够激发创造财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也是激励创新、激励竞争的有效手段,使各种资源都被调动起来,所以说市场之路也是一条民生之路。市场化的改革,正是朝着这条民生之路快速前进。

  市场化改革初期,市场经济还只是在计划经济框架下指导的市场经济,而且当时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对政府有高度的依赖性,生产效率低、自主创新能力差。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有企业之间“可以进行竞争”。这就迫使其改变僵硬、呆滞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激励它们展开竞争,而国家的激励措施主要表现在:1984年5月,国务院明确了国有企业享有各种自主权,即生产经营策划权、产品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选购权、资金使用权、资产处置权、机构设置权、人事劳动权、工资资金使用权和联合使用权。激励竞争是我们国家发展市场经济迈出的第一步。
 
    如果说改革初期还是对国有企业的调整阶段,那么接下来则是非国有经济异军突起的阶段。资料统计,1984~1991年,国有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83%,而非国有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239%。其中,集体工业平均增长率仅为197%,城乡个体工业平均增长率为454%,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平均增长率为473%。1991年,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438%,比1984年的309%高出了129个百分点。作为新生力量,非国有经济在这个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一切得益于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迅速发展各项生产建设事业,较快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国家政策和计划的指导下,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坚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

  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88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企业法》,它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搞活企业的有关法规政策概括为十三项权利,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的第一部基本大法。

  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巡的讲话则为将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精辟论断,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奠定了理论基础。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提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各类企业都要进入市场,在市场中进行竞争。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同时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仅仅通过它的发展历程和学理论证,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要想清晰地看出改革对市场化巨大的推动作用,看出它对生产力的释放,对生产关系的协调,以下数据则是对市场经济的最好评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2007年中国GDP是1978年的15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速达98%;中国城市、农村居民2007年人均实际年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75倍和73倍;中国的外贸总额也由占世界比重不足1%升至近8%,出口居世界第二位,95%以上的生产资料和产品的价格已经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改革之初,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76%,集体工业占224%,国有占绝对优势;发展到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了295%,集体企业占25%。1978~2007年,城镇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上升到了2007年的381%。与此同时,城镇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带动了乡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使乡村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763%下降到了2007年的619%。图21是1978年和2007年的城乡就业人口数量结构图。

  图21中国城乡就业人口数量结构图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整理。

  不得不说,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市场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30年。过去的30年形成了经济稳健向上的总体趋势,毫无疑问,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这一趋势将会继续进行下去。当然,市场经济也有缺陷和不足,还需要完善,回首看看中国结合自己国情走过的市场经济之路,这或许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留给世界经济的启示之一。

    二、中国欢迎你——改革开放让世界认识中国(请继续阅读)

    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四、离不开的“中国制造”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本站声明